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4)
报纸(16)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6)
地方文献 (4)
红色文化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
2011(9)
2009(2)
2008(4)
2007(1)
2003(4)
1998(2)
1994(1)
1986(4)
1961(1)
按来源分组
文史杂志(1)
姑苏晚报(1)
史学史研究(1)
中国校园文学(1)
人民法院报(1)
文化交流(1)
语文建设(1)
哈尔滨日报(1)
考古(1)
周易研究(1)
读王安石《上杜学士开河书》有感
作者:贾祖华  来源:浙江水利志通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读王安石《上杜学士开河书》有感
秋日胜春朝:论晏殊咏秋词
作者:唐红卫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文人  文人  咏秋  咏秋 
描述: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失意文人大多借秋天来抒发自己的凄怨之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文人悲秋的传统基调。作为世所共知的太平宰相、盛世词人——晏殊走出了前人的窠臼,他的咏秋词无论是节序咏物还是伤时感怀均没有往常常见的凄凉悲壮,而是罕见的清新明丽,别具风味。
孔子的“天命观”与“子罕利与命与仁”的解读
作者:姚小鸥 孟祥笑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天命观  周礼  《郭店楚简》 
描述:"子罕利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篇。正确理解这句话,须从孔子的"天命观"入手进行研究。根据《论语》提供的资料,结合《礼记》等《论语》以外的传世文献和《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加以分析,"子罕"句应
企业承担责任应是知、、行的统一
作者:杨璐璠  来源:城市开发(物业管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企业利润  企业  销售额 
描述: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很多人认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与追求企业利润方面是有矛盾和冲突的,所以很多企业在面对社会责任时选择逃避。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实则不然。
为闻见思与吴森先生之论学进一
作者:张起钧  来源:鹅湖月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为闻见思与吴森先生之论学进一
理见解新 文短多波澜——谈《读<孟尝君传>》的写作特点
作者:王松涛  来源:党校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写作特点  王安石  气势雄浑  严酷现实  读后感  北宋  史记  文字表达  用能 
描述:势雄浑,写得跌宕生姿,曲折有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借游志,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作者:王茂恒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山水游记  感情色彩  尚情  石钟山  人生哲理  王安石变法  情景交融  六朝时期  苏轼 
描述:如果说魏晋六朝时期的山水游记还仅仅是模山范水,那么到了尚情的唐代,便在游记中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与唐人尚情相比,宋人更尚理。正如宋诗出现过议论化的倾向一样,宋人也利用游记进行说理,从而开辟出游记创作的另一蹊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即为显例。
(9)我国十一世纪变法家的宣言书——读王安石《上仁宗皇帝
作者:金秀珍  来源: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9)我国十一世纪变法家的宣言书——读王安石《上仁宗皇帝
变法革新和陶冶人才——评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事书》
作者:吴玉琦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变法;并从变法的政治需要出发,全面阐述了陶冶人才的思想。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他以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广阔视野,统筹全局,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陶冶人才措施,既解决了人才的有效培养
〔古镜〕晏殊不隐·章学诚的天资与成就·以诗志示清廉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文摘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古镜〕晏殊不隐·章学诚的天资与成就·以诗志示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