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0)
报纸(5)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
地方文献 (12)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2)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4)
2013(2)
2012(9)
2009(6)
2006(6)
2003(2)
2001(1)
1998(5)
1990(6)
1986(5)
按来源分组
瞭望(2)
文学遗产(2)
党政论坛(1)
中华文史论丛(1)
咬文嚼字(1)
小百科(读写版)(1)
学术月刊(1)
戏剧艺术(1)
天天爱学习(四年级)(1)
品牌(1)
北宋女词人魏玩词初探
作者:汪超 吴礼庆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魏玩  魏玩      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 
描述:魏玩是北宋重要的女词人,其词既有民歌风味又不失文人雅致。虽内容多闺怨怀人,感时伤春,但在意象选用上自有特点,以"花意象"的功用为例可见其一斑。其遣词每驱使前贤成句,其意境营造更是带着作者的性别印记
一代词人柳永仕途蹭蹬原因探究
作者:钟德玲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人柳永  欧阳修  仕途  北宋文人  晏殊  艳词  宋代  里程碑  俗艳  原因探究 
描述:柳永以一首《雨霖铃》而享誉整个北宋词坛,是宋代第一位专心致力于填词的作家,被尊为"慢词的开山鼻祖",是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之一。但柳永的仕途之路却格外坎坷,他在二十二三岁时入京赶考,年近五旬方才及第,蹉跎考场足足三十载,终其一生,都没有像欧阳修、晏殊
词人之词与晏几道词的艺术特征
作者:李洋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词心  词人之词 
描述:本文结合"词人之词"这一词学理论,从三个角度切入:一是题材与主题:艳情与身世之感的渗入;二是词的体制:音乐性与文辞美兼修;三是价值和功能:言情性和娱乐性的统一。从"词人之词"角度重新审视晏几道这位
“好色”与“意淫”:《才子牡丹亭》的评点旨趣
作者:刘明今 杜娟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淫  意淫  好色  好色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女子  女子  评点  评点  白日梦  白日梦  旨趣  旨趣 
描述:才子牡丹亭》署名阿傍,即程琼,吴震生妻。其自序谓闺中女子作绣品时"无不用一书为夹袋者,剪样之余,即无不愿看《牡丹亭》"。然又恨不能淹通书史,"聪不经妙,明不逮奇",故自己乃"将亘古以来有意趣事
晏几道,拒见苏轼的狂妄词人
作者:王爱军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席之地,而且获得了“宋词小令第一人”的美誉。
婉约词人晏几道和秦观爱情观之比较
作者:唐婕 唐家彬  来源:教育学文摘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本文试就两位词人的爱情词作初步的对比研究,从三部分分析其异同。一、通过数据分析指出晏几道、秦观的爱情词数量比例,及其各自特点;二、具体内容上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三、二人爱情词异同原因的分析
“俱非才子不能道”:《才子牡丹亭》批评视野下的《疑雨集》与
作者:耿传友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批评视野  批评视野  点校  点校  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  杜丽娘  杜丽娘  夫妇  夫妇  戏曲  戏曲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描述:、程琼夫妇合作完成的《才子牡丹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作者:暂无 来源:华章(初中读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晏几道  落花  《小山词》  作者  词作  词人 
描述:【背景素材】晏几道的这首《临江仙》是词作中感怀旧人的名篇。据作者《小山词》自跋所述,作者好友沈廉叔、陈君友家有莲、鸿、苹、云四个歌女,词人及其好友的新词经常由她们在席间歌唱。作者和词中小苹曾有过一段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素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晏几道  落花  《小山词》  作者  词作  词人 
描述:晏几道的这首《临江仙》是词作中感怀旧人的名篇。据作者《小山词》自跋所述,作者好友沈廉叔、陈君友家有莲、鸿、苹、云四个歌女,词人及其好友的新词经常由她们在席间歌唱。作者和词中小苹曾有过一段恋情,后沈殁
巧对对联
作者:糖糖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故事  扬州大明寺  年轻人  晏殊  词人   
描述:对联故事 北宋有个著名的词人叫晏殊,一次,他在扬州大明寺的墙壁上发现了一首好诗,便向周围人打听,得知是一个叫王琪的年轻人写的。晏殊赶忙叫人把王琪请来,俩人一见面,相谈甚欢。晚饭后,二人一起到后花园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