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节文章独超迈 平生心折若士翁——蒋士铨戏曲摭谈
-
作者:徐国华 陈志云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蒋士铨 《传统与个人才能》 文章 气节 戏曲 艺术家 汤显祖 艾略特
-
描述:英美现代派奠基人之一的艾略特在论文名篇《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指出:"从来没有任何诗人,或从事任何一门艺术的艺术家,他本人就已具备完整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就是对他与已故诗人和艺术家之间关系的评价。"①比汤显祖晚170余年的蒋士铨,平生瓣香玉茗,与汤显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
新视域下的新成果: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
作者:郭英德 范红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嬗变 戏曲 晚明 “问题意识” 成果 视域 认识活动
-
描述:在于其强烈的问题意识.
-
翻译美学视角下昆曲《牡丹亭》译本研究
-
作者:冀丽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 意境 意境
-
描述:传奇杂剧《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文词典丽、意境深远,其丰富的美学元素令世人称赞。本文试图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汪榕培教授《牡丹亭》英译本,以分析其所富含的人美、景美、情美等非形式系统美学
-
王安石《秃山》诗新解
-
作者:王劲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秃山诗 意境
-
描述:《秃山》是王安石诗作中立意、表现手法奇特的一首。关于它的写作时间历代注家均忽略 ,关于它的主题思想以往学者亦认为是一首寓言体的政治讽刺诗。笔者的考辨认为 ,此诗为王安石做鄞县知县时所作 ,是一首写实的“生态诗”——表现了古人对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
长箫一支同心曲梦里清辉各自明——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梦”
-
作者:吕菲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词 意境
-
描述: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他们共同对“梦”这一关键意象进行创作,他们的意境构成和艺术风格方面的相异性反映出他们对人生与社会历史不同的思考。
-
闲话诗的意境
-
作者:李胜志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的意境 欧阳修 闲话 “半” 王安石 主观思想 客观事物 艺术天地 自然景物 社会生活
-
描述:山早行》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作者只用了十个字,就十分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幅山村秋景的图画。其间有破晓的鸡啼,有晨风中的茅舍,有西坠的
-
两首登高诗的不同意境
-
作者:李世顺 来源:财会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高诗 王安石 飞来峰 赵朴初 中国历史 领导干部 政治家 文学家 社情民意 方针政策
-
描述: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文学家。有一次他登浙江杭州飞来峰,来到了位于峰巅的千寻塔,极目远望,意气风发地写下了一首诗:“飞来峰上千寻塔,闻听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国著名的佛教大师赵朴初先
-
论小山词的童话意境
-
作者:蔡雯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童话
-
描述:精神趋于一致。以童话的视角来看待晏几道的词,可更好理解和概括其个性精神和独特意境。
-
品出古诗的意境
-
作者:高云霞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王安石变法 诗语言 社会背景 梅花 准确理解 障碍 学习 精练 思想感情
-
描述:境,必须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古诗的意境,往往是由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析、理解其所蕴涵的意义,就能进入诗的意境,打开诗人情感的大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为人所称道
-
陶渊明诗歌意境的美学风貌
-
作者:陈长荣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美学风貌 美学特征 谢灵运 真趣 胡应麟 田园诗 理趣 境界 田园生活
-
描述: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它标志着陶诗意境的重要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