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吕祖谦《左传》研究论析
作者:张卫中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左传  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吕氏  论析  春秋  分析  王安石  四十年 
描述:传别行,服虔且谓有传无经,赵匡、王安石也认为《左氏》不传《春秋》,明清以后其说尤甚(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专伸此说)。汉世学者各以本经为利禄之阶,为作官受禄而互相攻击本不足为道,至于《左传》是否解经则至今仍为左学之悬案。然《左传》有别于空谈的《公羊》、《谷
也说“鸡兔同笼”
作者:裴玉打  来源: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适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龟  假设法  黄鹤  邮票  湖边  已知条件  问题  分析  实际  求解 
描述:-70=24(只)脚,为什么实际的脚数会多出来呢?原来是把其中的兔子也假设成鸡了,每只兔子4只脚,比鸡多2只,1只兔子多出了2只脚,共多出了24只
“横看成岭侧成峰”:美国学者苏轼研究面面观
作者:唐凱琳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宋代文人  作品  佛教思想  思想史  士大夫  王安石  苏轼研究  西方  分析 
描述:作品及影响也有颇多涉及。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论述传君劢、包弼德、管佩達、艾朗诺的最近十年的研
只今惟向梦中寻:浅析《牡丹亭》的现实意义
作者:庞婧绮  来源:文学界(人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牡丹亭  畸恋  畸恋 
描述:强烈的共鸣?而这古老的作品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明清士子眼中的《牡丹亭》
作者:冯俊杰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子  士子  《牡丹亭》  《牡丹亭》  独创  独创     
描述:明清士子眼中的《牡丹亭》是部流美千秋之作。诸家所论,已遍涉《牡丹亭》的取材、命意、思想、意趣、的体悟,以及情节、人物、结构、曲词、音律等方面,对后人的剧本创作、改编、观剧、演剧等都有指导作用
腐儒不腐——谈《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作者:胡冠莹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  人物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描述: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
青春版《牡丹亭》三题
作者:陶慕宁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还魂记》  《还魂记》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观众  观众     
描述:本文从汤玉茗《还魂记》到青春版《牡丹亭》、《牡丹亭》与观众、《牡丹亭》与三方面论述了青春版《牡丹亭》。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所涵盖的哲学意蕴
作者:赖丽青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争  抗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所以位列“中国古典名剧”之尊,不仅在于作品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而更重要的是剧作诠释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生而有之”的“”与明代社会所奉行的“理”之间
《牡丹亭》的魅力
作者:朱栋霖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亭意象  牡丹亭意象 
描述:“牡丹亭意象”所寓托的戏剧动作是杜丽娘因梦生情、因而死而生 ,是汤显祖“”的理念的戏曲与美学的呈现、杰出的美学的创造。
汤显祖美学思想初探
作者:周江洪  来源:学习与实践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哲学  文化哲学  汤显祖  汤显祖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描述:教为中心的审美价值论。虽然汤显祖的美学思想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传统规范的背离和突破,但在总体上仍未超出儒家美学的樊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