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体达用:评象山心性论对其读书方法之影响
-
作者:黄信二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读书方法 心即理 本心 心性论
-
描述:明体达用:评象山心性论对其读书方法之影响
-
基于陆九渊与神秀、慧能心性思想关系所作的几点思考
-
作者:耿静波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论 陆九渊 本心 神秀 慧能
-
描述:、南宗慧能的心性思想作相关比较,分析与诠释其对早期禅宗代表人物神秀、慧能心性思想的借鉴、融合,有利于了解宋明理学与禅宗之间的相互融摄关系;发现儒佛两家在为学理路、思想旨趣等方面的具体差别;并对宋明
-
论冯梦龙的情感美学观
-
作者:黄南珊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情感美学观 本体论 情本论 情理之辨 情教论 美学思潮 汤显祖 个性自由 平等互爱
-
描述:创造的原动力,将情抬到创化万物的本体论高度。情为万物本源,万物以情为本。这样,就把情感置于至高无上地位和赋予其以氤氲化生的力量,以情为最高实在本体,把情作为宇宙和社会人生的根本法则,因而情被提到了
-
象山心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
-
作者:葛荣晋 晋圣斌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实学思想 心学体系 发明本心 陆象山 封建社会 修养方法 本体论 内圣外王 孟子
-
描述:陆象山(1139—1193年)的思想属于心学体系,具有空虚的性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亦应注意发掘其心学体系中的实学成分。这虽然是一种矛盾,然而却是事实。在象山的思想体系中,心学占据主导地位,但实学成分也与心学密不可分,可称之为心学化的实学。本文将着重分析象山心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
-
杨简易学略论
-
作者:傅荣贤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 卦爻辞 杨简 易学 《易》学 陆九渊 心学 本体论 六十四卦 《周易》
-
描述:杨简易学略论傅荣贤杨简是南宋时期著名心学家陆九渊的高足。杨简的易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二十卷解易著作《杨氏易传》和一卷提纲性的通论《己易》之中。这两部重要易学成果既是杨简个人的易学心得与总结,也是南宋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心学解易派的典型范例和首选标本。...
-
《陆王心学研究》简评
-
作者:王佃利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陈献章 陆九渊 王守仁 陆王 思想特色 发展过程 “心” 道家思想 本体论
-
描述: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兴趣。而在这诸多研究心学的论著中,山东社会科学院刘宗贤研究员所著《陆王心学研究》可以说是引人注目的一部佳作。陆王心学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庞大而严...
-
陆氏心学辨
-
作者:王德有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 思想体系 本体论 心学 普遍法则 认识论 哲学体系
-
描述: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然以主观唯心主义冠陆氏的哲学体系,则不可以不辨。分析其整个思想体系,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陆九渊的哲学在本体论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因素。
-
理学流派与性学的价值
-
作者:向世陵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理本论 本体论 胡宏 心学 王守仁 《朱子语类》 性本论 王阳明 性即理
-
描述:理学流派与性学的价值
-
略论张载
-
作者:孙汝荣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载思想 唯物主义 气一元论 客观唯心主义 本体论 王安石 北宋中期 思想战线 思想体系 太虚
-
描述:上引张载的七绝《芭蕉》,正是他治学精神的概括,也是“关学”学风的写照。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是北宋中期思想战线上与王安石的“新学”、二程的“洛学”鼎足而立的学派。他建立的气一元论唯物主义体系又是明清唯物主义思想家“匠者之绳墨”“射者之彀率”。历史地、辩证地评
-
论龙场悟道
-
作者:康家伟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龙场悟道 “知行合一” 心即理 “致良知” “心” “格物致知” 本体论 陆九渊 心学
-
描述:论龙场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