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锡爵与《牡丹亭》:一位明朝官员的戏曲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科学探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  明朝  戏曲  官员    回肠 
描述:一曲“牡丹亭”.写出了明朝生死爱情的绝唱和士大夫的风雅追求。当首辅王锡爵让家班上演“水磨调”版的《牡丹亭》后.这一昆曲中的经典曲目便从苏州流传开来.成为大江南北的宠儿,历久弥香。当我们回到400年前的太仓王家南园去看《牡丹亭》时.一段尘封其背后的时代传奇和官场恩怨.也便徐徐来拉开帷幕,荡气回肠。
填补·超脱·参验——戏曲脚本欣赏三例
作者:陈玉璞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内心视象  表演艺术  艺术欣赏  镜框  汤显祖  片断  杜丽娘  台词  舞台 
描述:框”中的画面也不停地在动。可是从剧本上看,这一切“动态”又都是以一种平面的、静止的形式,通过文学含蕴着、表现着。相应的舞台指示,对话中包含着的潜台词,充其量只能显示动“感”,而不能具现动“态”。这
优孟衣冠启后人:谈戏曲艺术的人物美
作者:凌宁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异彩纷呈  牡丹亭  衣冠  舞台  艺术反映  杜丽娘  艺术方式 
描述:有道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梨园这两句警语说明:舞台上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生活的艺术方式,是凭借优孟衣冠塑造林林总总
明代反理学思潮与小说戏曲的兴盛
作者:许总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理学思潮  《金瓶梅》  《三国演义》  汤显祖  《西游记》  神魔小说  戏曲  《牡丹亭》  长篇小说  袁宏道 
描述:明代反理学思潮与小说戏曲的兴盛
从曲律角度看戏曲之本色语
作者:许莉莉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色  曲律  语言风格  戏曲  合律  曲词  音律  辞采  汤显祖  作品 
描述:每当言及戏曲的“本色语”,人们总是将它与语言风格联系在一起,甚至看成纯粹的语言风格问题。然而本人认为,它并非单纯的语言风格问题,它与曲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古代曲论家提倡制曲使用“本色语”,不少人
戏曲需要“青春版……”:从青春版《牡丹亭》说起
作者:飘飘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  昆曲  精神内涵  杜丽娘  宝贵财富  白先勇  汤显祖  审美价值  文化价值 
描述:戏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国的传统剧种昆曲作为中国的百戏之祖,在海内外久负盛名,于2001年被联合
戏曲行业“九皇神”信仰考
作者:陈志勇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仰体系  行业特点  戏曲  历史人物  戏神  唐明皇  汤显祖  民间 
描述:出于不同的目的,民间演剧行业形成了庞大的戏神信仰体系。有借用与戏曲关系密切的历史人物立为祖师信仰的,如优孟、后庄公、唐明皇、田元帅、焦德、汤显祖等等;也有借用宗教神佛的,如三元祖
都只为风月情浓:《红楼梦》与戏曲的不解之缘
作者:郑梦初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西厢记  戏曲  昆曲  牡丹亭  寻梦  中国传统文化  杜丽娘  曹雪芹  审美意蕴 
描述:系在了一起,成为了当前的一个文化热点。
西谛所藏善本戏曲题识
作者:郑振铎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善本  李卓吾  二十年  琵琶  牡丹亭  元明杂剧  种曲  附图  插图 
描述:今年十月十七日是郑振铎同志遇难的三周年。我们商得郑夫人高君箴同志和北京图书馆的同意,特将他的遗作两篇发表在这里,以志悼念。
"青衣"回归戏曲舞台--杂议陈俐和赣剧《青衣》
作者:康式昭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衣》  戏曲舞台  回归  赣剧  《临川四梦》  电视连续剧  名著改编  汤显祖 
描述:不合适那不理想,无果而终。这时,名导谢平安向她推荐了电视剧《青衣》,找来一看,对眼了,大喜!便有了“青衣”回归戏曲舞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