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84)
期刊文章(237)
会议论文(8)
图书(4)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30)
地方文献 (54)
地方风物 (23)
宗教集要 (9)
红色文化 (8)
非遗保护 (6)
文化溯源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136)
2013(34)
2012(55)
2010(46)
2009(51)
2007(25)
2006(15)
1998(3)
1983(4)
1957(2)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19)
文史杂志(3)
武汉晚报(3)
求索(1)
民俗研究(1)
泉州晚报(1)
普洱(1)
民族论坛(1)
哲学研究(1)
法律与生活(1)
荣辱兹事
作者:忻文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盐铁论》  中华民族  荣辱观  羞耻心  思想家  文学家  政治家  王安石 
描述:子》中有道“:所荣者善行,所耻者恶名。”欧阳修则在《魏公卿上尊号表》中有言“: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可以说,千百年来,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儿女恪守为人的荣辱观,明礼义,知廉耻,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泱泱华夏才无愧于文明之邦,礼义之邦。而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者: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八耻”者: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这八个方面,以前者为荣,以后者为耻,有破有立,泾渭分明。其中每一“个荣”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个“耻”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个人的命运。“八荣八耻”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
程书院
作者:王一心 王纪安  来源:中州今古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建筑  王安石  程颢  中国古典建筑  月亮门  龙门  农民起义  北宋中期  北宋王朝  培养人才 
描述:程书院王一心,王纪安豫东扶沟县城西南隅有一所著名的古学堂──“程书院”。程书院为宋代哲学家、教育家程颢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至元丰三年(1080年)在扶沟任知县时所建。原名为“书院
程颢与程书院
作者:宋洪飞 郝万章  来源:中州今古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  程颢  扶沟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县  王安石变法  古代建筑艺术  书法家  历史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描述:程颢与程书院
台出版《王安石传》
作者:一兵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权政治  政治风气  陈桥兵变  反改革  下官  官商勾结  台湾作家  代金  政争 
描述:济为主轴,但成败却关系着两宋的国祚,甚至中国的发展。从许多历史资料看,王安石的改革和当时反改革的斗争手段,很像今天的台湾。除了金权政治、官商勾结,就连激烈的政争、生活的奢华、及当年
秀才、铁椎柄铁及其他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秀才  优秀人才  铁椎  王安石  两汉时期  颜师古注  养父母  贾谊  屈原  史记 
描述:》作“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唐颜师古注:“秀,美也。”汉以后秀才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尚沿用此制,不久废除。于是秀才成为唐宋时应举科考儒生的通称。所以“传一乡秀才观之”的“秀才”,是指当时读书人说的,它与明清
书院春风说
作者:许桂云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  扶沟县  王安石变法  奠基者  以教化为先  二程理学  伦理道德  何出光  农民作家  科举考试 
描述:书院春风说程许桂云“此处当年栖风驾,凤鸾栖处少严寒。至今雪弄荒台上,犹带春风气一团。“清人吕阳桐的这首诗,说的便是位于扶沟县城内书院街路北,由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程颖创建的程书院
小“诗”界,文化
作者:陈珏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  文化  韵文  数字文化  表示数字  汉字文化  识字教材  刘绍棠  亭台  方方 
描述:小“诗”界,文化
清代名医——徐椿
作者:刘元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椿  江南  医学源流  医务工作者  清代名医  医案  浙江嘉兴  危亦林  著作  东南 
描述:好些名医(如张石顽、张诞先、张飞畴等),而徐椿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徐椿自幼生长在一个有教养的家庭里,他的祖父徐釚,字电发,是一位饶有隐逸风格的词章之士,平生肆力於诗古文辞,尤好倚声为长短句;所作
劈棺(外三则)
作者:程步奎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现代观众  昆曲  北京人  中央研究院  演出  西施  庄子  音响设备 
描述:劈棺到台北"中央研究院"开会,旧雨新知,相聚一堂,在论辩之中得到精神提升的快感。论辩了两天,感到脑神经长期剑拔弩张,十分疲惫之时,有两位美国朋友却因思维理路完全不同,一路争辩,唇枪舌战,火药味
唐宋诗人诗中的物候
作者:竺可桢 宛敏涓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候学  诗人诗  唐宋诗  王安石  因时而异  白居易  王之涣  春风  李白  循环 
描述: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诗人是有特殊成就的。唐白居易(乐天)15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古原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