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5)
报纸(130)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8)
地方文献 (18)
非遗保护 (5)
地方风物 (5)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61)
2013(15)
2011(24)
2007(19)
2006(10)
1997(5)
1995(2)
1991(4)
1984(2)
1959(1)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8)
书城杂志(1)
教学与研究(1)
河北法制报(1)
枣庄学院学报(1)
铸造(1)
家庭中医药(1)
司法改革杂志(1)
广西日报(1)
兰州学刊(1)
罗马尼亚齐奥斯库主席发表讲话尊重各国独立主权和不干涉内政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月报 年份:197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罗马尼亚齐奥斯库主席发表讲话尊重各国独立主权和不干涉内政
《请严漏卮以培国本疏》作者异说考辨
作者:黄细嘉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张际亮  鸦片战争时期  林则徐  经世致用思想  考辨    鸦片问题  严禁论  抵抗侵略 
描述:《请严漏卮以培国本疏》作者异说考辨
“浮休齐得丧,忧患乾坤”──读《瘉懋堂诗集》札记
作者:石文英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严复  王安石  戊戌维新  诗集  屈原《九歌·山鬼》  诗歌  中国历史  《离骚》  《天演论》  乾坤 
描述:“浮休齐得丧,忧患乾坤”──读《瘉懋堂诗集》札记石文英《堂诗集》系严复身后长子严璩搜集辑录而成,分上下卷。上卷94首是宣统三年前作品,下卷172首则是民国以后所作以至绝笔。另补遗三首,未收入
论周亮工与张民表的交往:兼论《原圃集》和《庵诗》的结集
作者:孟晗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张民表  《原圃集》  庵诗》  结集 
描述:周亮工入仕之前,在开封受知于张民表,在张家做塾师长达八年。张民表殁后,周亮工抚其遗孤,搜其遗集,终生以师礼相敬。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在风云变幻的明清易代之际,尤显难能可贵。
生死不渝的奇幻爱情:用雷马斯行动元模式分析《牡丹亭》
作者:冯程程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为者  行为者  杜丽娘  杜丽娘  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 
描述:通过使用雷马斯的行动元理论分析《牡丹亭》,我们总结出故事情节的发展模式,可以从中看出各个矛盾势力之间的冲突,以及各个势力背后具有的深层内涵。通过对人物行动元的归类,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可见
因情作梦 以情理──东方戏剧巨匠汤显祖
作者:玉阁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以情  东方戏剧  “临川四梦”  《邯郸记》  《紫钗记》  作梦  《南柯记》  杜丽娘  女性形象 
描述:因情作梦以情理──东方戏剧巨匠汤显祖玉阁说起汤显祖,人们便会油然想起誉弥中外的“临川四梦”,想起汤翁笔下的那位至情至爱的奇女子杜丽娘和她的痴爱郎君柳梦梅,当然还有诸如《紫钗记》中英雄侠义的黄衫客
索斯:“公关公司应是品牌顾问”
作者:章立  来源:中外管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牌  运作模式  媒体  企业  公关公司  新闻  项目 
描述:通常,跨国公司会把媒体公关外包给更专业的公关公司。美国著名营销专家杰克·费雷利曾说过媒体公关的任务很简单:与无法用金钱购买
昔人已乘黄鹤去——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农故居
作者:钟志清  来源: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以色列  希伯来文学  犹太裔作家  希伯来语  犹太人  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  纳丁·戈迪默  文学创作 
描述:诺贝尔文学奖与犹太裔作家确实缘份匪浅。自1901年首届颁奖迄今90余年,已有柏格森、帕斯捷尔纳克、阿农、萨克斯、贝克特、索尔·贝娄、艾·巴·辛、纳丁·戈迪默十位犹太裔作家榜上垂名。但是,唯一用
我國古代文学批評上关于風問题的研究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学  作品风格  文心雕龙  作家作品  作家风格  古典文学  文学史  柳宗元  王安石  欧阳修 
描述:作品中的‘思想和艺术的基本特征’的統一性。人們經常把这种統一性叫做作家的风格。”(季摩菲耶夫《文学原理》)“表現在一个作家所有作品的主要的思想和艺
王安石暮年詩絢爛歸於平淡論
作者:郭秋顯  来源:立德學報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詩  王安石詩  平淡 
描述:人好朋黨伐異而意氣坰深,此新政之所以不成也。安石新法之不成,晚年於神宗熙寧九年十月二次罷相之後,以使相判江寧府,乃退居鍾山。此時王安石無論人與詩俱從絢爛歸於平淡,詩更所以老成精妙。宋人評荊公定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