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胡锦芳-牡丹亭走进概念剧的舞台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品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胡锦芳-牡丹亭走进概念剧的舞台
“同物异名”的概念应是全同关系——与姜全吉先生商榷
作者:朱庆华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物异名  同一概念  全同概念  词义  马铃薯  概念的内涵  同语  土豆  色彩意义  具体语境 
描述:姜先生认为“土豆”和“马铃薯”不是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而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其理由是“土豆”和“马铃薯”是同物异名。由此可见,姜先生是把同物异名的概念看成是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一个概念
多元化经营的对称概念应是单元化经营而不是专业化经营
作者:王信东  来源:技术经济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企业  对称概念  单元化  专业化 
描述: (或角数 )来代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个数 ,由此便可自然地形成多元化经营的对称概念 ,即“单元化经营”或一元化经营 ,再或单一化经营。目前在多元化经营对称概念的使用上以上所提的几种用法都可见到 ,但更多
从出土文献看上古医事制度与正负数概念
作者:邹大海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算数书  医事制度  正负数  秦汉法律  出土文献 
描述:出现先进的正负数概念,是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与依法治国的需要相结合的结果。
试论《牡丹亭》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
作者:姜广强  来源: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 上旬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理  情理  冲突  冲突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描述:本文围绕汤显祖《牡丹亭》中情与理矛盾冲突的对立统一性问题,探讨了发生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分析了这一冲突在该剧人物形象和戏剧情节中的种种体现,从而揭示出《牡丹亭》所具有的时代悲剧意义。
李觏的功利主义思想及其哲学基础
作者:曹德本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基础  功利主义思想  李觏  政治思想  功利思想  “庆历新政  理论基础  王安石  民族矛盾  范仲淹 
描述:基础 李觏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功利思想,而且,这种思想是比较丰富的、深刻的,它之所以深刻,主要在于他的功利思想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代表建议应是政府决策的基础
作者:黄宏枝  来源:人大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府决策  本级人民政府  国家权力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人大常委  代表人民的利益  临澧县  湖南省  人民利益 
描述:代表建议应是政府决策的基础□黄宏枝《代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第二十五条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
论林则徐历史地位的确立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
作者:陈敬木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则徐  历史地位  爱国主义思想  道光帝  鸦片走私  道光皇帝  鳌峰书院  爱国主义者  黄爵滋  厦门 
描述:论林则徐历史地位的确立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
全面的提法应是“宽基础、活模块、人为本”
作者:曹学芸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础  活模块  人为本  学科体系  职业能力  专门化  课程结构  理论探讨  实验研究  专业基础 
描述:全面的提法应是“宽基础、活模块、人为本”
古典诗歌清莹境界的文化基础
作者:马连芬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文化基础  中国文化  境界  合理化  “清”  道家  《诗薮》  胡应麟  原型意象 
描述:古典诗歌清莹境界的文化基础马连芬中国的诗歌,追求一种清莹的境界。如山光水色之清,“清泉吐翠流”(庾阐),“清泉石上流”(王维),“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李白《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素月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