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少年闰》中的“我”不应是鲁迅--与永刚同志商榷
作者:马嗣光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少年闰》中的“我”不应是鲁迅--与永刚同志商榷
弧星璀璨照蜀--三星堆遗址天文历法现象简析
作者:庞永臣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天文历  法现象  殷墟卜辞  二十八宿  《周礼》  青铜树  蜀国  《史记》  岁星纪年 
描述:边璋的纹饰表明 ,当时蜀王有妃十一 ,仅次于天子 ;说明蜀国多次受天子大国的册封 ,但这两次册封不是蜀王的最初受命。根据蜀王世系等资料分析 ,早蜀时代的三王蚕丛、柏和鱼凫应屡经受命。蜀王既受册命 ,大国天子应授予与其受命之数相适应的仪礼及常用历法。诸侯国的受命仪礼与中原大国的兴衰替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尚书大传》云 :“王者始起 ,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可知天子之政是以修定正朔、变易三统等措施为开端的。王者受命应先观天文再行祭祀而后摄位 ,《虞书·舜典》云 :“正月上日 ,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 ,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 ,于六宗 ,望于山川 ,遍于群神。”蔡沈注解大意云 :“此言舜于正月朔日受命后 ,即观察饰以美珠的观天之器上的横针 ,而知日月五星运行之度。以历象授时为先 ,观象之后祭祀上下神...
不羡“铁饭碗”乐做“大夫”-记赤脚医生张顶云坚持扎根山区
作者:王义昭  来源:健康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不羡“铁饭碗”乐做“大夫”-记赤脚医生张顶云坚持扎根山区
不同水稻甲烷氧化菌和产甲烷菌数量与甲烷排放量之间相关性的
作者:陈中云 闵航 陈美慈 赵宇华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  产甲烷菌  甲烷排放量  黄松田  老黄筋泥田  青紫泥田 
描述:2个数量级范围内.产甲烷细菌种群数量变化较大,其范围在103~107cfu/g干土之间.水稻田土壤的甲烷排放量受到甲烷氧化菌、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及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提出了当水稻田土壤的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在108cfu/g干土、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在105cfu/g干土时,水稻田土壤几乎没有多余的CH4气体排放这一甲烷形成与甲烷氧化两类群微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甲烷排放量也与土壤砂粒 (< 0.02mm的砂粒)含量呈正相关性,土壤砂粒含量越高,其甲烷排放量亦高.
江山信美即吾——试论李绂对清代广西文化建设的贡献
作者:张维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广西省  清代  李绂  全面发展  政治  经济  文学 
描述:历史上,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学、文化等因开发较晚而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不必讳言。经过长期不断的开发,在历代积累的基础上,入清以来,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就文化方面而言,乾嘉以后,广西的文学和文化达到了鼎
宝兰铁路谢——段工程地质条件对线路电化改建的控制意义
作者:顾仁杰  来源:上海地质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工作  张性结构面  玉石  方案  隧道  花岗岩  应力场  渭河  曲线半径 
描述:方案。一是靠山移动线路,以隧道穿过玉石咀,避开河岸冲刷病害,另一方案则提出明线改移,加强河岸防护。由于未作充分的工程地质工作,以至方案之争拖了四年之久,最后由铁道部选定隧道方案进行定测,搜集施工设计资料。笔者在80年5月至6月,奉命执行该任务。
均平与效率、重农与困农:李觏平均田思想的困境分析
作者:宋立顺  来源:世界家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均田  均平  效率  重农  困农 
描述:、驱“末”归农思想,加重了社会上土地兼并的风气,农村土地关系更加紧张。李觏的平均田思想陷入了“均平”与“效率”、“重农”与“困农”的两难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