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仕隐情结    周礼  仁政 
描述:《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到隐这一人生转折的是中庸思想,仕隐情结伴随孔子的一生。
晏几道词中的恋人形象及恋情情结
作者:李鼎荣  来源:零陵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情情  《小山词》  词人  歌女  长短句  “梦”  胀起  浅情  男女恋情 
描述:气格纤弱,充满了梦呓与痴语,但显得比较清雅、纯正,更为重要的是,晏几道借助自己的词作,揭示出人性与情感的复杂内涵,这对当时“存天理,去人欲”的美学思潮在客观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冲击.
黄鹤楼下梨园情:文小佑的汉剧情结
作者:杨水麟 梅涛 刘建林  来源:今日湖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鹤楼下建汉剧阁。在武昌黄鹤楼道38号的黄鹤汉剧阁后台化妆间,年近7旬的文
元初绘画中的陶潜情结:以钱选、赵孟頫、何澄为例
作者:刘中玉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绘画  陶潜情结  士人  钱选  赵孟頫  何澄  绘画风格 
描述:的考虑。这种心绪一旦在笔墨中挥发出来,便很自然会晕染出一个时代的绘画风格来。
情的追求与爱的失落:论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结
作者:刘相雨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红楼梦》  宝玉  情不情  宝黛爱情  《牡丹亭》  《西厢记》  《三国演义》  大观园  《悲剧心理学》 
描述:情的追求与爱的失落——论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结刘相雨《红楼梦》一问世,林黛玉就成为读者们关注、评论的焦点,她那凄凉的身世、绝世的才华、孤傲的人格、悲惨的命运,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扉。林黛玉
清前期戏曲家的遗民情结与《长生殿》创作主旨
作者:韩鑫  来源:学海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遗民情结  清前期  《牡丹亭》  唐明皇  杨贵妃  戏曲家  汤显祖  吴伟业  洪升 
描述:清前期戏曲家的遗民情结与《长生殿》创作主旨
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剖析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毛泽东思想情结
作者:熊晓杰  来源:港澳经济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民营企业家  毛泽东军事思想  吴炳新  史玉柱  营销中心  组织结构  “农村包围城市”  市场营销  管理理念 
描述: 毛泽东辞世已20余年,但是,毛泽东及其军事理论和治国方略对于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经久不衰。 90年代中前期,当中国经济面临高通胀所带来的困境时,一个特殊的现象在神州大地出现:毛泽东
的艺术》序
作者:王子野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艺术  插图艺术  王安石  封面设计  主观愿望  书稿  特点  设计者  工作者 
描述:者的主观愿望,并且为数也不是很多。不管怎么说,装帧设计总应当以“锦上添花”作为努力的目标,力求
走进《塔村》
作者:李玉平  来源:青年文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篇小说  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  精神状态  价值观念  刘绍棠  经济大潮  品读  农民  白光 
描述:。小说正是通过撰写村志这件不起眼的小事来折射当今农民价值观念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猛烈撞击中,所经历的嬗变。
”体谈往
作者:潘涌  来源: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工作人员  答司马谏议  王安石  《答李翊  欧阳修  《与元九  古代书信  《谏逐客  职业道德 
描述:”体谈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