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如何办副刊
-
作者:黄团元 来源:新闻前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刊编辑 报纸副刊 孙犁 南方周末 从业者 三性 邓拓 青年 刘绍棠 台湾
-
描述:求有所改进"。
-
“胡吴会”确立两岸关系发展新走向
-
作者:王建民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国民党 关系发展 两岸经济 胡锦涛 民进党 两岸政策 台湾 和平发展 大陆
-
描述:3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会面,举行2008年以来的第五次"胡吴会"。这次会面是在台湾"大选"之后两岸关
-
琼瑶祖父陈墨西的曲折人生
-
作者:金宝山 来源:名人传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孙中山 琼瑶 革命党人 蒋介石 祖父 女作家 台湾 爱国民主人士 师范
-
描述: 1903年,南京两江师范(中央大学前身)招生,招七十余人。时任该校监督(校长)的李瑞清亲自主持面试,收了一个才智过人的大龄学生陈墨西。 陈墨西,湖南衡阳人,1869年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维之曾中进士,清同治年任江西九江知府,为官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后不幸病故任上,致家道中落。陈墨西尚未入仕,在家乡当塾师谋生。陈墨西胸怀大志,不甘困守家园。听说两江师范是优级学堂,便前往南京报考。那时他已三十四岁。离家前夕,妻问:“何时归来?”陈墨西昂首答曰:“此去金陵,考不好不返乡。” 陈墨西幼承父教,旧学功底深厚,能诗善文,在接受李瑞清面试时,出口成章,对答如流,深得李瑞清的赏识。李瑞清微笑着对陈墨西说:“你是大龄学生,年纪仅比我小两岁。本学堂一般不收年龄太大的学生,念你有旧学功底,人品端正,是可造之才,我破例特准你入学!”陈墨西受宠若惊,鞠躬道谢:“承蒙恩师惜才,吾永志不忘。
-
“不容青史尽成灰”:刘绍唐和他的《传记文学》
-
作者:张昌华 来源:人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记文学 成灰 回忆录 胡适 陈立夫 张学良 发刊词 台湾 民国史 办刊宗旨
-
描述:《传记文学》的发刊词是刘绍唐亲撰的。他在办刊宗旨中说:"《传记文学》是以传记为领域的一种文学,任何与传记有关的文字与资料,都是传记文学的作品。"
-
“习吴会”传达了什么信息
-
作者:汪曙申 来源:世界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岸关系 两岸经济关系 马英九 和平发展 中国国民党 关系发展 互信 新形势 台湾 大陆政策
-
描述:6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两岸执政党高层通过国共平台对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岸关系发展提出了新的愿景。"习吴会"紧随"习奥会"而来,这一安排本身充分说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两岸执政当局政策议程中的优先性和重要性。
-
武将教出弱书生
-
作者:王艳鹏 来源:意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崇禧 蒋介石 武将 满江红 牡丹亭 父亲 昆曲 台湾 现代文学
-
描述:子承父业,往往不能发扬光大。否定之后,常常别有洞天。而在那否定之中,隐着一脉相承。如果是通过昆曲《牡丹亭》知道了白先勇,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是白崇禧的儿子。白崇禧是战场上的名将,在军事指挥上有小诸葛之称;白先勇则是一介书生,文文弱弱,在文学上,人们拿他和张爱玲比,可见其风格与白崇禧有多大的差异。
-
父与子,从武略到文韬:专访白先勇
-
作者:王莹莹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崇禧 父亲 辛亥革命 牡丹亭 抗日战争 专访 北伐战争 台湾 原创
-
描述:名门之后白先勇又来到了北大。清明刚过,北大校园杨柳吐绿,姹紫嫣红。但正如《牡丹亭》的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北大的春色,他无暇观赏,却被"堵"在酒店客房里接受诸多媒体的采访。本来天气就热,各家媒体大大小小的布光灯明晃晃地烤着,房间内闷热不堪。75岁高龄的白先勇一袭中式衣衫,温润儒
-
民国范儿的传承
-
作者:丁歌 来源:山西青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工作人员 民国 昆曲 牡丹亭 台湾 观众 古典文化 半小时 学生
-
描述:昆曲《牡丹亭》在杭州公演。演出前半小时,检票口排起长长队伍,年轻观众陈汛排于队中,他看到一群工作人员簇拥着一位矍铄的"高个",款款走向剧场。经过长队时,"高个"停住脚步,排在了队尾。已经绕开队伍走入剧场的工作人员,扭头发觉"高个"在排队,尴尬地笑着折回陪同一起排。人群中后来认出,"高个"就是白先勇。
-
昆剧宝岛之行
-
作者:蔡正仁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上海昆剧团 中国昆剧 白先勇 《牡丹亭》 台湾 艺术团 《西厢记》 《玉簪记》 观众
-
描述:昆剧宝岛之行蔡正仁应台湾新象文教基金会之邀,由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浙江京昆艺术剧院、江苏省苏昆剧团、湖南昆剧团五大昆剧院团联合组成的中国昆剧艺术团于11月27日至12月7日在台北市国家戏剧院
-
兰花丛中一枝梅
-
作者:周鼎 来源:戏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台湾 女大学生 “传”字辈 中国戏剧 中国古典诗词 观众 基金会 传统文化
-
描述:兰花丛中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