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33)
报纸(68)
图书(14)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83)
地方文献 (25)
宗教集要 (8)
地方风物 (4)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2(40)
2011(32)
2010(30)
2008(25)
2007(33)
2006(14)
2005(16)
1995(14)
1993(7)
1975(1)
按来源分组
历史学习(4)
视野(2)
奋斗(1)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1)
核地知与行(1)
上海土地(1)
观察与思考(1)
喜剧世界(下半月)(1)
杉乡文学(1)
林业科技通讯(1)
曾巩,被掩盖的能臣
作者:晏建怀  来源:时代发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才能  中国  历史 
描述:1057年,39岁的曾巩考上进士。在这之后,除了在京城当过几年集贤校理、实录院检讨官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浙江、山东、江西、福建等地的基层任职,前后长达10余年,所到之处,打击豪强、抵制兼并、兴修水利、减赋救灾,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成效卓著,颇有政声,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能臣干吏。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  中国  北宋 
描述: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劳动者的心理效应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作者:张兴国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劳动者的心理效应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于地球内部核反应是地震源动力的问题(综述)
作者:严佩岚 茅志祥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核反应  地球内部  地震活动  动力  中微子  高频电磁辐射  带电粒子  能量  射线强度  微观粒子 
描述:讨论了地震的成因。作者根据文献报道的历年来地震发生前后的许多宏观和微观征兆,提出了地球内部核反应是地震的源动力的假设。
矿产资源应是江西经济增长的动力
作者:章定富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矿产资源优势  江西经济发展  金属时代  矿物原料  两个层次  总体发展战略  工业化进程  战略产业  地区经济发展 
描述:为集中、分散提供依据,从规划中求速度、求效益。发展战略要立法。
改革的动力应是一个“总的合力”
作者:王青 姜涛  来源:学习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改革的动力应是一个“总的合力”
燃气轮机车应是牵引动力的一个方面军
作者:林汝谋 董侠云  来源:中国铁路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燃气轮机车  牵引动力  内燃机车  蒸汽机车  电力机车  输送能力  动车组  马力小时  重柴油  结构简单 
描述: 从1940年起,世界各国共制造了80多台燃气轮机车和百余列燃气轮动车组,其中以美国的4,500马力和8,500马力机车、法国 RTG 动车组较为成功,得到批量生产和长期使用。我国从1960年开始研制,先后成功地造出3,000马力和4,000马力电传动燃气轮机车。从它们的设
治理犯罪必先于教化:北宋思想家李觏教育思想管窥
作者:李宝柱  来源:长安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历史  历史  中国  中国 
描述:治理犯罪必先于教化:北宋思想家李觏教育思想管窥
毁誉从来不可听 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言》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学>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