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和明代狂禅风潮
-
作者:王树海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禅 禅宗思想 牡丹亭 宗教 浮屠 汤显祖 佛禅 信仰 艺术态度 自性
-
描述:术造诣以及作者创作该剧的哲学依循、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不少论者虽也看到佛禅对于汤氏其他剧作的影响,但佛禅对《牡丹亭》的浸润,尤其是明中叶掀起的那场“狂禅”风潮,对于这部名作
-
北宋诗风形成的禅因佛缘
-
作者:王树海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才学为诗” “公案” 北宋 苏轼 以文字为诗 王安石 诗风 禅宗 南宗禅 诗歌创作
-
描述:均可从如上三方面得到体现。然而,宋诗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佛禅,亦受病于佛禅,北宋禅家那种“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舌”的禅病,也使得宋诗因对语言形式的过分纠缠而自病、病人。
-
和王安石一起游褒禅山
-
作者:张建平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课堂实录 中学 语文 课堂讨论
-
描述:《游褒禅山记》一课。在疏通字词、通读全文之后,我告诉学生: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和王安石一起游褒禅山,怎么样?当然,我们一边游山,一边还要揣摩课文的立意选材。
-
褒禅山上谜对谜
-
作者:高扬 来源:故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字谜 瑰丽 景色 北宋 险情 道路 欣赏 山洞
-
描述:北宋年间,一天,王安石约着几位诗友去游褒禅山。他们举着火把进了一座山洞,洞中的道路崎岖难行,处处隐藏着险情,可是他们鼓起了勇气,欣赏了洞中瑰丽神奇的景色。出得洞来,王安石感慨万分,制了一个字谜让诗友
-
评王安石晚年禅诗
-
作者:毛建军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诗
-
描述:王安石晚年大量创作禅诗,其自有社会政治原因,更有王安石个人方面的因素,这些晚年创作的禅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谓“自成一体”。
-
浅析王安石禅诗中的色彩运用
-
作者:金凤玉 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禅诗 禅诗 直接色彩描写 直接色彩描写 间接色彩描写 间接色彩描写
-
描述:运用,尤其是他晚年的禅诗,诗歌中直接的色彩描写变幻多端;同时间接的色彩描写也耐人寻味.
-
“南凰北凤”应是“南凤北凰”
-
作者:王宣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地方电视台播出的戏曲片潮剧《狄青出使》中有这样的情节:北宋名将狄青误人鄯善国,被招为驸马与八宝公主结婚。他以一精彩唱段,抒发愉悦情怀。台词中有"南凰北凤情意浓"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创意甚佳,可惜
-
《南柯记》的讥刺锋芒
-
作者:吴凤雏 来源:江西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南柯记》的讥刺锋芒
-
《南柯记》的时空结构
-
作者:郭勉愈 来源:艺海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二十年 汤显祖 故事情节 故事时间 甘露寺 两个问题 寺庙 顿悟成佛 设置
-
描述:、五、九出戏发生的地点是蚁国。在第七和第八出中,蚁国的三位女子琼英等来到人间,在甘露寺和孝感寺两次与淳于见面,而这些情节全都发生在淳于进入蚁国(第十出)之前。其次,淳于离
-
“南洪北孔”散论
-
作者:邹自振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洪异 孔尚任 《长生殿》 《桃花扇》 南洪北孔 散论 侯方域 清王朝 兴亡之感 汤显祖
-
描述:的籍贯、出身、经历都不相同,但他们在创作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两剧都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④。具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