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104)
报纸(728)
学位论文(163)
图书(143)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138)
地方文献 (21)
非遗保护 (4)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3(428)
2011(494)
2008(383)
2005(253)
2003(239)
2001(215)
1998(177)
1991(92)
1986(164)
1979(36)
按来源分组
古典文学知识(49)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16)
江苏地方志(5)
南京史志(5)
东南文化(5)
中学生文史(3)
中华书局(2)
作文之友(小学阅读版)(1)
中国医疗保险(1)
民生周刊(1)
铁岭市市长李士文视察档案工作
作者:任桂英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铁岭市  档案工作  档案馆  火灾档案  市长  李瑞清  裂缝问题  安全工作  打电话给  消防器材 
描述:铁岭市市长李士文视察档案工作5月2日上午,铁岭市市长李士文由市政府秘书长李瑞清陪同来到铁岭市档案馆。在听取了档案局工作汇报后,又亲自视察了档案馆馆房和库存档案,详细观察了库房地面及消防器材等设施
深圳可以成为改革的试验场-访深圳市长李灏
作者:黄思贤  来源:了望(新闻周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深圳  现代化城市  经济特区  宏观控制  下半年  市长  试验场  特区经济  外向型经济  深圳特区 
描述: 经过六年的建设,深圳创造了驰名神州的“深圳速度”,把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可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国宏观控制和特区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圳在发展中也遇到不少困难,一时间,对深圳这个经济特区众说纷纭。那
王安石稿谈起
作者:   来源:文艺生活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稿谈起
南京 我的“牡丹”月
作者:罗玛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现代人  江苏省  南京  电视剧  小剧场  折子戏  古代 
描述:原本五十五折的《牡丹亭》,改编成二十七折也要花三个晚上才能看完,难怪有人戏言:古代人看《牡丹亭》,等于现代人看电视连续剧。毕竟还是现代人幸运,能够在看腻了电视剧之后重回《牡丹亭》,享受四百年前的清雅与闲散。记得一次在江苏省昆剧院的小剧场里看折子戏,
清道人与南京
作者:宁林 欧炀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牛首山  师范学堂  辛亥革命  日本教习  梅花  南京  江西省抚州市  教育质量  文化建设 
描述:清道人与南京■文/宁林欧炀李瑞清墓在南京近郊的的牛首山南麓,有一座湮没在柏树和杂草丛中的墓。墓包坐北朝南,呈半圆球形,用水泥砌成,墓包的周围是用水泥砖石砌成的圆形矮墙,朝南的方向留下一处缺口,缺口
《明妃曲》其一
作者:王安石 李娟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妃曲》  匈奴  昭君出塞  呼韩邪  王昭君  王安石  后汉书  掖庭  毛延寿  子代 
描述: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文禹  来源:素质教育博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唐宋八大家  毛笔  长江  写文章  形容词  春风  京杭大运河  才能 
描述:泊船瓜洲
汤显祖诗歌对南京城市的书写:汤显祖诗歌的文化学考察
作者:卢川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南京  南京  城市书写  城市书写 
描述:万历十二年始,汤显祖在南京任官十载。在此期间,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南京城市生活的产物,对南京城市的书写包罗万象。这些诗文从市民的文化认同和立场出发,运用丰富的城市意象,将城市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京文献记载中的杏花村
作者:邓振明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杏花村  文献记载  《清明》  《太平寰宇记》  杜牧  南京  《大清一统志》  《四库全书总目》  大明一统志  汪士铎 
描述:宋朝谢枋得(1226~1289)所编《千家诗》中有首署名为晚唐杜牧(803~853)作品的《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未见于杜牧的《樊川文集》、《外集》及《别集》,也未见于《全唐诗》。大概是因为它...
荆公稿
作者:冯守富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草稿  宋代诗人  书室  文章写作  记忆力  宋人轶事汇编  写文章  欧阳修  参知政事 
描述: 刘贡父旧与王荆公甚款,每相遇必终日。荆公为参政,一日,贡父访之,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见有草稿在砚下,取视之,则论兵之文也。贡父善强记,一过目辄不忘,既读复置故处,念吾以庶僚谒执政,径入其便座,非是,复趋出,待于庑下。荆公饭毕而出,始复邀入座,语久之,问:“贡父近为文乎?”贡父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