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刘绍棠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四人帮” 长篇小说 姑娘
-
描述:打倒“四人帮”的那个冬天,某日,我在大街上认识了一位赵姓姑娘;双方一见如故,言谈融洽;赵姓姑娘说起最要好的女伴的父亲是个作家,名叫刘绍棠;目前正在家里写作一部长篇小说《地火》,手稿堆了一地……
-
我和刘绍棠老师
-
作者:刘浩歌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我和刘绍棠老师
-
刘绍棠的成功之路
-
作者:栾保俊 来源: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棠的成功之路
-
想起刘绍棠先生
-
作者:王小娥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作家 身体 时事 增价 回忆说 国民党 高价出售 报纸副刊 中文系
-
描述:前几天捡拾旧作,看到了几篇当时的小文。纸,黄了;字,旧了。惟有回忆却永远是鲜活的,跳荡在眼前。当年人事、斯时情怀,历历如昨。结识刘绍棠先生,大约是1988年的事。绍棠先生当时也就是50岁出头的年纪
-
刘绍棠文集
-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中国共产党 中国作家 乡土文学 名人录 地方特色 突出贡献 长篇小说 人大常委会 短篇小说
-
描述:共产党名人录》。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
-
我认识的刘绍棠
-
作者:忽培元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柳青 长篇小说 孙犁 延安地区 乡土文学 北运河 延安文艺座谈会 前辈作家 中国作家
-
描述:我认识的刘绍棠忽培元一个人去了,不需要人为地虚张声势。坏蛋去了,咀咒在人们嘴边;好人去了,怀念在人们心中。刘绍棠是好人。他突然离去,给人间留下了深深的缺憾。缺憾不是因为他去,人去是自然法则。缺憾在于
-
我与恩师刘绍棠
-
作者:倪勤 来源:档案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光阴似箭,转瞬间恩师刘绍棠去世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恩师的教诲时时在耳边回响,恩师的音容笑貌时时在眼前浮现。恩师虽已久辞人世,但他那深邃的文学思想,高尚的人格魅力,仍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教育着我,感动
-
论陈最良性格的多重性
-
作者:孙德林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最良 性格 塑造
-
描述:陈最良这一角色固然有其"冬烘"的一面,但在他立体性格中,不乏有勤奋、笃实、忠诚、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在他身上除去可憎、可恶之处外,还有让人可怜、可叹的地方,甚至还有令人可敬、可赞的方面,汤显祖笔下的陈
-
企业家的性格悲剧
-
作者:王青 来源:北方经济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秀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 非法出版物 三株口服液 吴炳新 保健品 三株集团 史玉柱 性格 “儒商”
-
描述:中国企业家怎么了马承包后院起火———望着一箱奖状发愣———姜伟傻小子睡凉炕———除了大麻都是保健品———总裁自省二十大失误———史玉柱决策也有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1997年春天,平地一声雷,经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石家庄造纸厂因经营不善,正...
-
改革应是博物馆的性格
-
作者:黎先耀 来源:大自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维新变法 改良措施 清朝政府 性格 教育救国 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 清末
-
描述:清末主张维新变法的状元张謇,曾上书清朝政府,清求在京师和各省建立博物馆,作为“上可以保存国学,下可以加惠士林”的教育救国的改良措施之一,而未被理睬。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宪法终于庄严地载明,国家要发展博物馆事业,开展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