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苏轼农村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
作者:俞浩胜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贡献 中国封建社会 劳动人民 苏轼 现实主义精神 北宋时期 少数民族 王安石变法 墓志铭 农村诗
-
描述:苏轼是一位留心观察社会、有志经世济民的作家.在他留下来的二千七百多首诗中,广泛地反映了十一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而描写农村是其中的一个突出内容。具体分析和探讨这类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
-
村支书应是农村奔小康带头人
-
作者:陈会新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村支书 奔小康 农村小康 村支部 高效农业 经济工作 农村党支部书记 发展经济 成本核算 说服教育
-
描述:村支书应是农村奔小康带头人陈会新实现小康,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也是当前统揽农村全局的根本工作任务。实践反复证明,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关系到农村小康建设进程。那么,如何使
-
农村应是可以体面生活的地方
-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与当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农村应是可以体面生活的地方
-
城市化不应是“农村边缘化”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农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城市化不应是“农村边缘化”
-
农村成教中心校也应是科普中心
-
作者:项复民 来源:成人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普 中心 成教中心
-
描述: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加速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农村成教中心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科技普及工作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科学方法使自己成为科普的中心阵地。
-
农村城市化应是三个文明的统一
-
作者:厉以宁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三个文明 经济增长 生态文明 生态效益 国民财富 生产总值 生态与经济效益 社会的生活 资源耗竭
-
描述:经济增长有正负两方面作用。经济增长的正作用,反映于促进国民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有助于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则反映于环境污染与资源耗竭等方面,使得国民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受阻,导致社会的生活质量下降。
-
基层共产党员应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
作者:林太学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党员 党员素质 生产力代表
-
描述:共产党员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村党员的素质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介绍了湖北省襄阳县在促使基层党员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代表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
农村党支书应是“四个五”干部
-
作者:白玉明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党支书 农村经济 村干部 小康社会 公仆精神
-
描述:今年,在革命老区榆社、左权、黎城、武乡四县考察工作时,了解到四县的贫困状况还没有彻底改变。2000年这四个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00元,是当年全国人均水平的46%,是山西人均水平的63%。年人均纯收入624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20%-30%。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困难不
-
农村小学不应是一潭“死水”
-
作者:许玖庆 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农村教育事业 教学质量 学生生源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投入 布局调整
-
描述:当前,作为基础教育重要一环的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着诸多难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解决,将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一段]
-
吴宏耀: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
-
作者:吴宏耀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共资源 三农 发展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力度 财政支出 新变化 制度安排 投入总量 统筹城乡
-
描述:未来三农投入的更大幅度增长作出了制度安排、提供了政策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财政支出、国家基本建设投入、土地出让收益投向三农的表述上也有了新变化。2006年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