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丹阳”与“东据吴会”——论丹阳郡在孙策平定江东战争中的
作者:方诗铭  来源:史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策  丹阳  三国志  江东  三国时期  战争  扬州  曹操  军事力量  庐江 
描述:孙策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奠基人,如何形成并实现他的既定策划,平定江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扬州丹阳郡当时号称“精兵之地”,这是孙策在江东的重要根据地,并为之提供大量“好武习战”的“丹阳”。据有
由周的徹法談到“作州”、“作丘甲”等問題
作者:金景芳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州  《孟子》  丘甲  井田制  《周礼》  史学界  中国古代社会  中军  周人  野人 
描述: 在《孟子》書里談到井田制,并对夏、殷、周三代实行井田制时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剝削方式——貢、助、徹,进行过評論。这份材料对于我們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来說,是非常宝貴的。可是过去有一个时期,史学界一般却不是这样看法,而是多半采取怀疑、否定的态度。近来情况变了,大家都承認中国古代存在过井田的事实,但是对《孟
“黄鹤”东归越新峰——记浠水县散花镇越峰村党支部书记邓华
作者:杨嘉国 夏世清 涂勉 陈旭林  来源:党员生活(武汉)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村党支部书记  邓华  浠水县  黄鹤  村支部书记  村民 
描述:“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村民都富了我心里才踏实。”这是邓华接任村支部书记时的初衷,也是他几年来工作的写照。[第一段]
再论武落钟离山应是巴东三里城:就几份古地图与宫哲教授商榷
作者:郑国晋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落钟离山  武落钟离山  巴东三里城  巴东三里城 
描述:关于清江廪君巴人起源的武落钟离山的具体位置,学术界以前主要有两种认识,一是长阳的"佷山说",二是宫哲教授的"长阳柳山说",文章提出了第三种认识,即"巴东三里城说",并就此与宫哲教授商榷。
换书风波(蒋传宝)/童心(徐春燕)/“你头上有蜘蛛网” 传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换书风波(蒋传宝)/童心(徐春燕)/“你头上有蜘蛛网” 传
剪裁得当言简意赅--谈王安石《河北
作者:王美春  来源:三角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剪裁得当言简意赅--谈王安石《河北
杨雅丽教授王相教授
作者:暂无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杨雅丽教授王相教授
被其泽道行于时——陆九渊在湖北
作者:欧阳祯人  来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出知荆州  心学 
描述:,注重现实事功;又有大疑惧,知行合一,初步践行了心理合一、天人合一的政治理想。
不益赋而国用饶”辨析
作者:叶坦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桑弘羊  中国经济思想史  司马光  富国论  重本抑末  工商业者  商品经济  荀子  官营专卖 
描述: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富国的狭义富国论,另一支则是以商鞅、韩非等人为代表,并为后世“重本抑末”继承者所发展,主张以农富国。与上述
关于“盘庚之迁,胥怨者也”注释的商榷
作者:赵厚安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盘庚  迁都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老百姓  初中语文课本  怨恨  注释  朝廷 
描述:种译法是不妥的。试想,不仅仅是朝廷中的士大夫,意思就是说怨恨迁都的,也有朝廷士大夫,只是不限于他们罢了。而前面已说“都是老百姓啊”,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当时怨恨迁都的力量,主要来自贵族方面。而“百姓”的概念,在战国以前乃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