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55)
学位论文
(6)
会议论文
(1)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2)
才乡教育
(8)
宗教集要
(2)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3
(8)
2012
(7)
2009
(8)
2008
(8)
2006
(3)
2004
(1)
2002
(1)
2001
(2)
1995
(2)
1974
(24)
按来源分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养生月刊
(1)
太平洋学报
(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四川戏剧
(1)
人文杂志
(1)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学海
(1)
法律文化研究
(1)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
相关搜索词
孔孟
周礼
儒家
儒者
周公
先秦儒学
宋明理学
周敦颐
齐物
朱陆异同
大同理想
孔子思想
地方长官
影印本
圣人之道
北宋儒者
儒家风范
金刚经
镰仓时代
传统戏
尊德性
大地主
代表人物
多文化
医学家
士大夫
复古思潮
墨翟
陆九渊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儒家代表人物】搜索到相关结果
155
条
略论
儒家
心学对道德主体的论证
作者:
刘宏斌
来源: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主体
儒家
心学
道德情感
理想人格
陆九渊
道德实践
王阳明
道德根源
道德认识
儒家
哲学
描述:
略论
儒家
心学对道德主体的论证
论
儒家
“良知”学说的历史价值及现代意义
作者:
苗润田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价值
是非之心
儒家
学者
孟子
儒家
伦理
陆九渊
道德观念
个人利益
道德行为
社会生活
描述:
什么是“良知”?人有“良知”吗?如果有,它又是怎样产生的?人的“良知”是否一样?“良知”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这是
儒家
“良知”理论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有些也是我们今天应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熙宁之争与
儒家
教化主旨变迁刍议
作者:
张雪红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之争
司马光
王安石
理学
教化主旨
描述:
话语系谱中,确能曲折地反映出传统新
儒家
教化主旨的深刻变迁.
清初
儒家
基督徒刘凝思想简论
作者:
肖清和
来源:
史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凝
基督徒
思想
信仰
描述:
化及其主要原因。
儒家
社会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分析:论李觏与朱熹对
儒家
核心价值
作者:
张春贵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朱熹
朱熹
儒家
核心价值体系
儒家
核心价值体系
描述:
人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他们思想体系内在理路、学术传承的不同,也反映了
儒家
内部关于社会治理思想的不同取向。
论儒、道、释文化对《牡丹亭》艺术境界的建构
作者:
杨玉军
来源: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家
道教
道教
佛教
佛教
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
》人本主义的思想内蕴;佛教的生死轮回观念建构了《牡丹亭》生死转化的艺术情境。
从儒士到名士到戏剧家——浅析汤显祖的儒家思想
作者:
陈烨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
汤显祖
汤显祖
儒家
儒家
文学
文学
描述:
从最初的一名儒士而后成为名士,最后投身于文学创作中,成为古代中国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骨子里一直承传着传统的儒家思想,而其身份的转变正是源于他思想的变化。
从李贽剖判孟轲谈开去:兼及王安石朱熹等
作者:
李珺平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贽
李贽
孟轲
孟轲
王安石
王安石
朱熹
朱熹
儒家
儒家
描述:
汲取的教训。
曾巩的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申夏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史学思想
经世致用思想
儒家
真实性
描述:
曾巩的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王政想像:《周禮》行政建構探析
作者:
高大威
来源:
國文學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周禮
周官
行政
官聯
描述:
知。 從
儒家
經典的角度觀之,《周禮》最值得關注者乃在於整個組織架構背後那套「所以然」的根本想法,即所謂的「王政想像」此所以本文設之為研究焦點,試以該職官表的原始設計作為基本線索,加以探析。 本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