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儒家心学对道德主体的论证
作者:刘宏斌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主体  儒家心学  道德情感  理想人格  陆九渊  道德实践  王阳明  道德根源  道德认识  儒家哲学 
描述:略论儒家心学对道德主体的论证
儒家“良知”学说的历史价值及现代意义
作者:苗润田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价值  是非之心  儒家学者  孟子  儒家伦理  陆九渊  道德观念  个人利益  道德行为  社会生活 
描述:什么是“良知”?人有“良知”吗?如果有,它又是怎样产生的?人的“良知”是否一样?“良知”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这是儒家“良知”理论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有些也是我们今天应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熙宁之争与儒家教化主旨变迁刍议
作者:张雪红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之争  司马光  王安石  理学  教化主旨 
描述:话语系谱中,确能曲折地反映出传统新儒家教化主旨的深刻变迁.
清初儒家基督徒刘凝思想简论
作者:肖清和  来源:史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凝  基督徒  思想  信仰 
描述:化及其主要原因。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分析:论李觏与朱熹对儒家核心价值
作者:张春贵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朱熹  朱熹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描述:人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他们思想体系内在理路、学术传承的不同,也反映了儒家内部关于社会治理思想的不同取向。
论儒、道、释文化对《牡丹亭》艺术境界的建构
作者:杨玉军  来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家  道教  道教  佛教  佛教  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人本主义的思想内蕴;佛教的生死轮回观念建构了《牡丹亭》生死转化的艺术情境。
从儒士到名士到戏剧家——浅析汤显祖的儒家思想
作者:陈烨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  汤显祖  汤显祖  儒家  儒家  文学  文学 
描述:从最初的一名儒士而后成为名士,最后投身于文学创作中,成为古代中国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骨子里一直承传着传统的儒家思想,而其身份的转变正是源于他思想的变化。
从李贽剖判孟轲谈开去:兼及王安石朱熹等
作者:李珺平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贽  李贽  孟轲  孟轲  王安石  王安石  朱熹  朱熹  儒家  儒家 
描述:汲取的教训。
曾巩的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申夏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史学思想  经世致用思想  儒家  真实性 
描述:曾巩的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王政想像:《周禮》行政建構探析
作者:高大威  来源:國文學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周禮  周官  行政  官聯 
描述:知。 從儒家經典的角度觀之,《周禮》最值得關注者乃在於整個組織架構背後那套「所以然」的根本想法,即所謂的「王政想像」此所以本文設之為研究焦點,試以該職官表的原始設計作為基本線索,加以探析。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