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王安石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
作者:罗国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精神 改革精神 民族精神
-
描述:,从传统与时代的结合中创新,造就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
-
《山海经》的作者及著作时代
-
作者:孙致中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海经 著作时代 春秋战国 殷墟卜辞 作者 著作权 胡应麟 秦汉 知识分子 西周
-
描述: 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及著作时代,迄今尚无一致的看法。归纳起来大抵有以下五说:1.旧说为禹益所作,成书于虞夏之际。2.朱熹、胡应麟等认为是“战国好奇之士”,本《穆天子传》之作,缘《天问》而作。3.陆
-
叶圣陶成长的中学时代
-
作者:陈知义 来源:常州教育学院学刊(综合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叶圣陶成长的中学时代
-
领导者应是时代的开拓者
-
作者:吴金生 来源:天津党校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导者素质 领导形象 党政领导干部 开拓者 开展工作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实践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领导干部形象 改革开放
-
描述:响力。这种影响力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领导形象具有示范性。党政领导干部作为政治、经济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领头雁,应成为被领导者的榜样。所以,领导者树立什么形象,就向人们昭示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党政领导干部不应为金钱所动,遵纪守法,讲理想,讲奉献。这样的领导形象,必然起到带动社会风气不断好转的示范作用。
-
宋仁宗时代为何人才辈出
-
作者:张军 来源:法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仁宗 中国历史 包拯 欧阳修 科学技术 长足发展 社会繁荣 司马光 基本条件
-
描述:他朝代都不多见。谏官方面有唐介、包拯、范缜、吕诲云诸人名垂青史;武将方面有狄青、韩琦诸人扬名异域;文学方面,有"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柳永,有丽别致的"闲愁词人"晏殊,还有除韩念和柳宗元外的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史家方面有刘恕、曾公亮、宋祁、司马光这些大手笔;书法方面有黄庭坚、蔡襄等一班字若珠玑的大家;理学方面有程颐、程颢两夫子
-
大变法时代的意识形态
-
作者:张呈忠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意识形态 20世纪80年代 改革派 热点话题 改革开放 改革主张 变法派
-
描述:”论几乎定于一尊,改革开放以后“尊马抑王”又流行一时。许多人认为司马光也是改革派,只不过和王安石的改革主张不一样。因而人们从中可以各取所需,辩证看待,二人遂同被尊为大改革家,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
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
-
作者:马元素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戏曲节目 电视戏曲 现代传媒 传统艺术 《牡丹亭》 余秋雨 争取观众 审美特性 四大名剧
-
描述:余秋雨先生对电视与戏曲的联姻说过这样一段话: “电视有自己的审美特性,它一旦与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结合必将对它们进行重组和改造,应该改造到什么程度才能使之成为合格的荧屏审美产品而又不致于损害传统艺术
-
周礼文化与儒学传统
-
作者:李建国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文化 儒学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周礼 典章制度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人类价值观 周代 重新思考 返本开新
-
描述:一近年来,世变日亟,社会失序,生态失衡,人类价值观念混乱,东西方文化进入衰退期。文化的核心在价值观。面对文化认同的危机,引发了对传统的重新思考。返本开新,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唯一选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
-
王安石的义利观与儒家思想传统
-
作者:关履权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义利观 先秦儒家 先王之道 孔子 反对派 司马光 董仲舒 儒家思想 义与利
-
描述:有不示警者乎?”②反对派之首的司马光则引孔子的话来攻击王安石:“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樊须请学稼,孔子犹鄙之,以为不知礼义,况讲商
-
中国哲学传统的主流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哲学传统 唯物主义哲学家 无神论 哲学本体论 程朱理学 孙中山 古代兵家 王夫之 王安石 国内学术界
-
描述:了经几十年研究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如荀子、韩非、王充、王安石、张载、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孙中山等,而且吸收了近年发掘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如宋应星、吴延翰等.该书还将视野扩展到哲学本体论之外的广阔领域,发掘了古代兵家、农家和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以及无神论中的新材料,从而使中国唯物论史展示了新的面貌: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