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应是技术进步主体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企业经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 产品开发 产业结构
-
描述:徐匡迪市长在刚刚落幕的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
企业资产重组应是完全的市场行为
-
作者:尚鸣 来源:企业技术进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资产重组 市场行为 政府 市场经济国家 经济转轨 市场主体 国有企业 根据 过渡时期 法律
-
描述:缺乏资产重组的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的条件下,政府的参与不可或缺,常起到快刀斩乱麻之效。
-
谁应是企业品牌代言人
-
作者:舒化鲁 来源:企业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品牌形象 品牌代言人 经营策略 企业管理 品牌战略
-
描述: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是企业品牌形象的真正代言人
-
中国工人的理想月薪应是多少?
-
作者:薛涌 来源: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工人 中国经济 整体竞争力 劳动生产率 医疗保险 月薪 平均工资 企业 理想 工资标准
-
描述:中国工人的月薪应该是多少?这当然应该和他们的贡献成比例。不切实际的高工资会妨碍企业的竞争力;但过低的工资,不仅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也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而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是一个中国工人
-
奥运经济本应是“买椟还珠”
-
作者:高铁生 来源:中国市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奥运经济” 有机组成部分 “十一五” 经济增长点 社会发展 北京市 有意识 企业 热门 申办
-
描述:经启动上路的“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正效应。应当说,这些创意和努力都是可圈可点的。
-
中国工人的月薪应是多少?
-
作者:薛涌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人 月薪 中国 劳动力成本 “自由” 新技术 竞争力 企业
-
描述:如果企业可以靠"自由"地压低工人的薪水来维持竞争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被超低的劳动力成本娇惯坏了,不去考虑提高管理水平和开发新技术,永远在低端产业徘徊
-
名牌不应是官方封出来的
-
作者:耀琪 来源:法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界名牌 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 政府 企业 民众 寻租 贴牌 官方 驰名商标
-
描述:据媒体报道,按照《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规定,名牌标志将被陆续禁用,最晚的将于2012年期满。届时,中国名牌产品标志将走入历史,企业不得继续使用这个产品标志。
-
信息化工作不应是“门面工程”
-
作者:雷强 方天培 来源:建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 WTO 建筑业 信息化工作 国际竞争 信息化工具 行业化 综合特征 导向 参与
-
描述:信息化工作不应是“门面工程”
-
改革的根本原则应是民本位原则
-
作者:暂无 来源:新财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 政府规制改革 审批制度 规制政策 职能 改革 世贸规则 公民基本权利 民本位 根据
-
描述:改革审批制度的目的是促进政府规制职能的转变和保障企业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改革审批制度需要明确政府规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中央政府应当根据世贸规则的要求,对政府规制职能的转变和规制政策的调整有一个
-
社会危害性应是评判“经济犯罪”的主要依据
-
作者:苏全生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质认识 社会危害性 经济犯罪 主要依据 企业 法律原则 新政策 罪与非罪 双重性质 行为
-
描述:法律具有它特定的冷酷性——维护全社会的利益。不是讲要“用足政策”吗,为什么不能“用足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