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不应是心灵的荒源
-
作者:曾文祺 来源:企业家信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 职工 价值 认同感 企业文化
-
描述:组织不应是心灵的荒源
-
陆九渊和谐思想新探
-
作者:朱同炳 来源:荆楚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和谐思想 社会实践 价值
-
描述:“心即理”是陆九渊哲学中最重要的命题,也是陆九渊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和谐思想贯穿于其在荆门军知军任上的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损上益下”政策的实施。800多年来,陆九渊的和谐思想理论及其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对当前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
论《六十种曲》所收硕园改本《牡丹亭》
-
作者:马衍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六十种曲》 硕园改本 特色 价值
-
描述:台演出。文人大多对改本持否定态度,有些批评还相当尖锐。硕园改本以删和调整为主,同时精心设计,以突出主线,使情节更为紧凑,宾白更具生活化和口语化,且尽可能保留、凸显汤氏原作“意趣”。硕园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明末最重要的传奇选本———毛晋编选的《六十种曲》,选录汤显祖的《牡丹亭》,也将硕园改本《牡丹亭》收入,其原因当与此有关。
-
刺激消费重点应是中低收入阶层
-
作者:暂无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刺激消费 中低收入阶层 经济增长 金融危机 平稳增长 出口 马车 投资
-
描述: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是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很明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这驾马车已经受阻,在短时间内很难再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不仅如此,还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平稳增长。
-
沈凤飞的新“猫论”
-
作者:周江 吴琼 来源:董事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家 长空间 黄金时代 猫论 资本运作 占有率 董事会 房地产业 小平 投资
-
描述:平日穿布鞋,今天换上了皮鞋,他是一个谨慎而细致的人。”他的秘书轻声解释。 从业40多年,他从瓦工做起,不声不响,将当年一个小小的建筑队打造成如今涵盖建筑、房地产、化工、投资等产业,总资产近100亿元
-
周鸿祎:创始人应是双雄会或三剑客
-
作者:周鸿祎 来源:销售与市场(商学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始人 团队 创业公司 志同道合 英雄 蜘蛛 投资 超人 组合 桃园
-
描述:带领强大的团队,像"秦扫六合"一样,完成一个开创性的成功?还是让四五个或者更多的人组成一个"史上最牛团队"来打天下?首先,一个孤胆英雄,一个人独揽
-
谨慎投资 找策略
-
作者:李锐 来源:卓越理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谨慎投资 理财机构 商业银行 咨询工作 第三方 理财师 女士 王英
-
描述:际上美国次贷危机蔓延,油价金价高企,
-
投资重点应是中小企业
-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企业 投资重点 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原则 经济增长速度 就业机会 林毅夫 解决就业 赶超战略 资金密集
-
描述: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提出,不应当把解决就业问题与经济增长速度简单地挂钩,必须考虑投资方向和发展战略;而当前的投资重点应当是中小企业。 这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主任说,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投资重点
-
黄仁宇的价值
-
作者:御夫 来源:新西部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仁宇 西部大开发 “大历史观” 阶级斗争 《万历十五年》 历史人物 文化内涵 王安石新法 《论语》 思维模式
-
描述:平淡淡的一年。正好安息。五六十年代的一拨人,接受的教育中有一门主课,这就是历史。所谓历史,在我的印象中和蟋蟀咬仗没什么区别,领袖有言:“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失败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区别只在于,我们被告知,应当从道义上无条件支持那些总是受压迫的红头蟋蟀。后来为顺应政治的需要,中国历史又简化为儒法斗争,反倒把我搞糊涂了,这使阶级斗争史中一些明显的坏人成了正面人物。可不管怎么变化,历史似于是一门多余而无用的学问,它不告诉你过去,也无法启迪现在,预示未来,它仅提供几个八股思维模式,一大堆抽象生硬的概念,犹如布满塑料花草的枯井,有窒息生命的阴渗却无废墟古迹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对那个年代历史学的看法,整整4年,我是靠着小说这个窗口来排遣内心郁闷的。也就是这个时候,我读到了黄仁宇先生...
-
徐彦登《历代茶马奏议》应是存世之著
-
作者:陶德臣 来源:贵州茶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历代 《农业考古》 茶业经济 价值 库存
-
描述:王河、朱黎明先生在《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发表大作《陈讲与》一文,读来令人兴奋。能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中意外发现长期被认为已散佚的明代陈讲所著《茶马志》一书,确是一件使人"分外欣喜"的事情。无疑,这对于研究茶文化尤其是研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