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待讲述刘大年学术人生背后的故事
-
作者:赵庆云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 马克思主义史学 刘大年 故事 人生 期待 唯物史观派 现代中国
-
描述:在学界近年绘制的现代中国的学术地图中,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傅斯年等及其所代表的史料考订派无疑居于显著位置;与此相对应,曾经主宰当代中国史坛数十年的马
-
从《牡丹亭》看中国古典悲剧精神
-
作者:李阳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剧范式 悲剧范式 团圆之趣 团圆之趣 悲剧精神 悲剧精神
-
描述:本文试图以中国古典悲剧的经典剧目<牡丹亭>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古典悲剧不同于西方悲剧的以团圆之趣为特色的悲剧范式及其掩映下的悲剧内涵,并进一步讨论以对正义和善的道德褒扬为旨归的中国古典悲剧精神.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优劣论述评
-
作者:陈贻焮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杜甫 李杜 王安石 创作时期 杜诗 八仙 太白 文章 光焰
-
描述:日忆李白》编在天宝五载春;接着将《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编在《春日忆李白》之后《今夕行》之前,虽未明言,心里也认为这诗当作于天宝五载春:这种安排,或据旧注所作考证或酌情而定,大致上是可
-
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
-
作者:李昕 来源:群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意产品 文化创意 牡丹亭 文化差异 文化折扣 产业结合 文化产品 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
-
描述:勃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贸易逆差依然十分严重,欧美国家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强势地位依然非常突出,我们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竞争
-
对梅山传统文化的深层思索
-
作者:彭本智 来源:娄底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山文化 传统文化 “蛮” 梅山人 文化精神 抗洪抢险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传统精神 王安石变法 新化县
-
描述:对梅山传统文化的深层思索
-
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学教育理念
-
作者:郑海燕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教育理念 传统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 中学 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民族 教育现象 《周礼》
-
描述: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从现存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其中有大量关于教育和学习的文字.郭沫若先生《殷契粹编》释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一句说:多方,多国也,据此可知当时殷多邻国,各邻国多派遣子弟游学于殷.可见,远在殷商,即有互派子弟学习的社会教育现象了.
-
传统文化中的“数字”
-
作者:丁存良 来源:作文世界(初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数字 马致远 著名 九流 《周礼》 《礼记》 《仪礼》 “三教” “三别”
-
描述:传统文化中的“数字”
-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
作者:漆侠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哲学思想 哲学唯物主义 传统文化 学术思想 老子 辩证法 发展变化 儒家思想 天人感应
-
描述:儒生否定佛经的那种轻率态度,王安石严肃而郑重地指出:"善学者读其书,惟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则樵牧之言犹不废;言而无理,周、孔所不敢从."因此,王安石对于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一个广阔的视
-
“不加赋而国用足”——论王安石新财富观
-
作者:郑苏淮 秦红梅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财富观 青苗法 熙宁变法
-
描述:不可能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统治网络中找到立足之地,适合市场经济模式的政策导向必然会遇到自然经济现实力量的扼杀。
-
架起传统文化与青年之间的桥梁——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轰
-
作者:管敏政 来源:戏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青年 《牡丹亭》 昆曲
-
描述:架起传统文化与青年之间的桥梁——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