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27)
报纸(731)
会议论文(80)
学位论文(44)
图书(19)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1083)
历史名人 (452)
宗教集要 (130)
地方文献 (30)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384)
2012(187)
2011(161)
2010(117)
2008(65)
2007(41)
2002(28)
1999(25)
1979(8)
1920(1)
按来源分组
淮北晨刊(138)
抚州日报(45)
温州都市报(17)
温州日报(9)
温州商报(7)
瑞安日报(1)
十堰日报(1)
戏曲研究(1)
温州人(1)
文博通讯(1)
矿田斑岩型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作者:邵飞 范衡 夏菲 邹茂卿 潘家永 何丹丹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  C  C  O同位素  O同位素  斑岩型铀矿床  斑岩型铀矿床  成矿机制  成矿机制  矿田  矿田 
描述:中受到高度分馏的结晶作用,成矿物质铀与高场强元素优先富集于最晚期岩浆热液中,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浆热液与岩石相互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矿前期蚀变,也促成了其演化为富含F,Cl,CO2等挥发分的成矿流体,矿石中HREE,Pb,Zn,Mo的高度富集,说明成矿温度大致为200~250℃。C,O同位素特征预示了幔源物质参与了铀成矿作用,CO2脱气作用是成矿物质卸载的机制之一,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及斑岩侵位正前方、正上方构造破碎带、不同岩性界面是矿质卸载的有利场所。
江西相沙洲矿床铀的存在形式和迁移特征探讨:来自诱发裂变径
作者:张玉燕 李子颖 黄志章 李秀珍  来源: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沙洲铀矿床  沙洲铀矿床  花岗质围岩  花岗质围岩  铀的存在形式  铀的存在形式  诱发裂变径迹  诱发裂变径迹  蚀变作用  蚀变作用 
描述:为来源于花岗岩原岩的继承铀和来源于成矿流体的叠加铀两类。经过交代蚀变作用,造岩矿物中的铀含量明显降低,大部分含铀副矿物消失。铀被带出并进入热液流体,后主要聚集在蚀变矿物周边和沿裂隙分布,或被新生矿物吸附。交代蚀变作用改变铀的存在形式,造成铀在岩石中的迁移和预富集,从而有利于铀的成矿作用。
江西相铀矿田成矿流体研究现状及解决方法探讨
作者:吴玉 孙平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成矿流体  次生流体包裹体 
描述:体测定的结论,可进一步确定成矿流体的性质,为探讨热液流体期次及成矿流体特征提供有力佐证.
忘形而得神 神明而章成——王安石《游褒禅记》构思艺术探讨
作者:孙辉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  构思艺术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记》一反游记常规,忘形而得神,千古传诵。其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篇游记具有很高的构思艺术。主要表现在以“求思”为中心展开内容、以“求思”为文眼安排结构和以“求思”为归宿
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的变迁
作者:钟年  来源:社会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控制  中国乡村社会  控制制度  宗法制度  费孝通  《中国文化史》  《周礼》  乡土中国  保甲制  中国大百科全书 
描述:中国特色的控制手段对我们构想今后的乡村社会控制制度极具参考价值。
象山书院及其历史变迁史略
作者:陈炎成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书院  陆九渊  白鹿洞书院  象山先生  江西  贵溪  天山  教学内容  南宋  陆象山 
描述:熙十四年(1187)彭世昌来贵溪寻访老友张伯强和张行己等。一日登山游览,见“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便与友商议,准
临川古代演出场所之变迁
作者:肖爱民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台建筑  演出方  临川  汤显祖  厅堂  场所  教坊  戏曲表演  勾栏  明代 
描述:在正式的戏台产生以前,临川境内早期表演场所主要集中在厅堂、戏场、勾栏、王府教坊等。一、厅堂厅堂是中国演出史上一种特有的演出场所,在戏台产生以前及戏台出现以后,这种表演场所及演出方式从
中国的狗文化
作者:朱积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史记》  《周礼》  狗肉  战国时期  司马相如  银雀汉墓  女真人  出土文物  文化意义 
描述:中国的狗文化朱积孝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狗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象征体,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因素,蕴含着深层民族心理结构,表现出多重复合的社会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态放射出卓异的光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狗民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一、古...
虎座鸟架鼓辨正
作者:武家璧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于《考工记》  楚墓  曾侯乙墓  图腾  文化现象  出土文物  乐器  中国古代  《周礼正义》  《说文》 
描述:虎座鸟架鼓辨正
阳燧
作者:罗西章  来源:寻根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燧  陶范铸造  《论衡》  西周社会  《周礼  人类文明  西周中期  技术处理  出土文物  薪火相传 
描述:阳燧罗西章阳燧,作为人类社会早期的取火用具,最早出现左何时?它的面貌到底如何?史料虽然有所记载,但一直没有实物佐证。陕西周原阳燧实物的出土,解开了人们的疑团。1995年4月14日,陕西周原博物馆对已遭盗掘的扶风黄堆60号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墓的东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