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8)
报纸(35)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7)
地方文献 (5)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3)
2012(12)
2010(5)
2008(5)
2007(5)
2005(1)
2001(8)
2000(3)
1999(5)
1997(2)
按来源分组
经济师(4)
领导理论与实践(1)
江西律师(1)
荆门日报(1)
福建教育:中学版(1)
名作欣赏(1)
中华文化画报(1)
古今谈(1)
科学生活(1)
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
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
作者:李小波  来源:城市规划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长安  唐长安  法天象地  周易  周礼 
描述:城市是文化的载体 ,都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化风貌的体现。汉长安城法天象地 ,焕若星辰 ;唐长安城周易礼制 ,政通人和。其规划思想反映了从天文到人文的转变 ,前者敬“天道” ,后者重
论北宋人文题材绝句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张智华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唐代绝句  黄庭坚  北宋  书法艺术  王安石  茶文化  文房四宝  题画诗  文题 
描述:论北宋人文题材绝句及其文化内涵
中小学图书馆应是人文教育的课堂
作者:李采珊  来源:云南图书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小学  图书馆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读书活动 
描述:中小学图书馆应是人文教育的课堂
珍惜生命应是人文教育的重点
作者:姚佩琴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珍惜生命  人文精神 
描述: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文精神的培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珍惜生命、富有爱心已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让我们的学生从经典名片中领悟到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人文精神。让我们的课堂里多一点有人性的温情的东西,多一点珍惜生命、让学生有爱心的教学片断。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人文“情”怀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层面从而强有力地浸润到市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人们正常的生存欲求和追求自由美满婚姻的愿望都被捆束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天条中,个性无处存身,人文无从谈起。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东南沿海资本主义萌芽,市民
人文启蒙:明代的关学之重(上)
作者:灏峰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学  理学  明代  明武宗  统治思想  王阳明心学  陕西  朱元璋  陆九渊  礼仪 
描述:明朝是以理学开国的。明太祖朱元璋在起义过程中就信用浙东儒生;明成祖朱棣更是锐意提倡程(颐)朱(熹)理学,使之成为官方学术和王朝的统治思想。从明孝宗朱祐朝弘治元年(1488)起,王阳明则远承宋儒陆九渊的心学,汲取
笛曲《黄鹤归来》的人文情怀与演奏特点
作者:李志成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笛曲文化内涵比较 
描述:笛曲是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黄鹤归来》更是笛曲中的代表作,它充分而传神的表现出了中国文化中关于人和社会的思考,不仅仅是艺术的乐律,更是精神的食粮。
生态的语文课堂应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
作者:范恒  来源:广西教育B(中教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态课堂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描述: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从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这两个概念,可以看出,关注"人"是生态课堂的核心要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应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中国传统
作者:刘兆伟 杨永波  来源:辽宁教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素质  现代文明  途径 
描述: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应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中国传统
实行文史课程整合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吴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综合素质  文史  历史教学  课程整合  培养学生  王安石  司马光  语文教学  成语  文学作品 
描述:实行文史课程整合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