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大傩仪官联考
-
作者:黎国韬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 周礼 职官 乐官 仪式 巫术 占梦 施行 考证 礼仪
-
描述:傩仪是中国原始宗教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态。由于傩戏源出于傩仪,所以傩仪同时又是中国古代戏剧史研究中令人关注的问题。加上现今中国的一些省份中仍有活态傩仪的存在,遂令傩仪成为宗教、艺术等领域
-
浅议续志应是一部改革开放志
-
作者:严伯英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开 新时期 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事业 篇目设计 指导思想 新方志 时代特征 资料信息 邓小平理论
-
描述: 当前,市县志续修工作启动在即,方志界同仁为此开展了热烈的大讨论。现就续志指导思想、总体设计等有关问题略陈陋见,就教于方家。 一、改革开放,应成为续志最鲜明的特征
-
《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
-
作者:辛德勇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古代地理学史 王官之学
-
描述:生”,所谓“地慝”,是指特定地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诵训“道方慝”,是为了使君王得以知其“地俗”,则意味着所谓“方慝”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文地理特征。“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应当是统一掌管天下各地的所有地理知识,即各地的地理知识都要汇总到这里;至于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则应当是分析处理这些资料,总结归纳各地的地理特征,以备需索稽求。王官之学最主要的特征,是其直接服务于君王。职方氏掌管的地理知识,被分别划分成“地慝”和“方慝”两大部分,分别由在君王出巡时夹右王车而平时亦必定侍从于王廷以备顾问的土训和诵训,提供给君王。由于是王官之学,不同的职掌,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科分支。“地慝”与“方慝”的划分,在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即前者大致相当于现代地理学术语中的自然地理,后者则大致相当于人文地理。职方与土训、诵训诸官相互协同运作,构成上古王官之学中地理学知识的总体框架体系。地理学这种王官之学的属性,从东汉时期起,开始发生变化;但直至西晋时期,始得以根本改观。
-
“千品”解及其他: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类》札记
-
作者:龚延明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职官分纪 王应麟 数字组合 小学 职官制度 札记 翰林学士 宋会要辑稿 朝代 蜻蜓点水
-
描述:,言简意骇地略注其朝代或职掌。因此,难免留下一些后人不易明白其涵义或朝代的条目。如"千品",为何意?令人费解。此
-
《大明一统志》补正一则
-
作者:晏波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明一统志 西乡县 洋州 北魏 《北史》 《太平寰宇记》 史书修撰 汉中地区 历史年表 设置时间
-
描述:《大明一统志》补正一则
-
《元和郡国志》研究
-
作者:高桥稔 葛蓬天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寰宇记》 郡国 《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 《太平寰宇记》 今本 辑补 阙文 补志 乐史
-
描述: 《太平寰宇记》中引有354条所谓“《郡国志》”逸文,由于乐史在《寰宇记》序言中曾提到“元和有《郡国志》”,清严观作《元和郡县补志》辑补今本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阙文时,即将《寰宇记》引《郡
-
论“史”与“志”应有区别
-
作者:陈光贻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史 地方志 体例 区别 章学诚 连续性 方志学 周礼 王世贞 渊源
-
描述:掌邦国四方之志”。梁启
-
《京本通俗小说》外志
-
作者:苏兴 来源:吉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俗小说 话本小说 警世通言 双镜 王安石 祁彪佳 清平山堂话本 赵弼 真伪问题 缪荃孙
-
描述:一“仙”字,合亟更正。
-
《东台市志》于94年出版发行
-
作者:王益民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台市 出版发行 民俗宗教 经济综述 公开发行 彩色地图 分志 滩涂开发 王益 科技出版社
-
描述:《东台市志》编纂于1986年,数易其稿,于1992年5月通过省、市两级评审后又经过一年多的修改、考订,已交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1994年上半年正式公开发行。 《东台市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至
-
转业不改从医志
-
作者:琼转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南省 杨炳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老百姓 军医大学 转业 超声检查 科主任 医院领导 医生
-
描述:矢志不改从医愿望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杨炳昂,小时候经常看到周围的老百姓因饱受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那时他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当医生,为老百姓解除病痛。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幸运地考上了山西医科大学,1986年又考入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医,儿时的愿望终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