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7)
报纸(54)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
地方文献 (19)
非遗保护 (12)
红色文化 (4)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21)
2013(14)
2011(9)
2010(16)
2007(7)
1996(5)
1988(3)
1984(1)
1981(2)
195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5)
春城晚报(2)
陕西工人报(1)
东北之窗(上半月)(1)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1)
中成药杂志(1)
复旦杂志(1)
都市女报(1)
光明日报出版社(1)
语文学习(1)
从《送何太虚游序》看吴澄的旅游观
作者:叶光华  来源:文学教育 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观  太虚  吴澄  古文观止新编  儒家思想  翰林学士  中国传统  江西省  钱伯城  国子监 
描述:元散文部分仅录三篇,吴澄《送何太虚游序》就是其中之一。
加快干流开发应是今后黄河治理开发的重点
作者:杨希刚  来源:治黄科技信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治理  河流治理  干流开发 
描述:加快干流开发应是今后黄河治理开发的重点
几度风雨 几度坚强——记李井泉在革命 途上的几次遭遇
作者:段绍镒  来源:老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首要分子  正确路线  革命  高中级干部  部队  政治委员  错误  领导者 
描述: 在那炮火连天,弹痕遍地的峥嵘岁月,毛泽东因为坚持正确路线,曾三次受到错误处分。邓小平因支持毛泽东被无端定为"江西罗明路线"首要分子,受到严厉打击。还有诸多所谓"毛派"的高中级干部,也曾因为"拥毛"而受"左"倾错误领导者的压制和排挤,李井泉便是其中之一。李井泉,1909年9月出生于江
“相地而衰”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
作者:臧知非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地而衰  春秋战国  《田法》  田税  授田制  春秋时代  战国时代  提封田  《周礼  银雀山汉墓竹简 
描述:“相地而衰”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相地而衰”,是管件相齐时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揭开了我国田税制度的历史新篇章,影响深远,历来为治史者所重视。但是,其具体内容
名城盛景谱新曲 万众欢歌奏华章——武汉市“黄鹤之声”歌曲
作者:暂无 来源:湖北宣传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征集活动  武汉市  黄鹤  活动综述  歌曲  电视歌手大赛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音乐家协会 
描述:汉,推出了一批反映地域特色人文景观的优秀音乐作品,在市民群众中广为传唱,为塑造武汉新形象、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氛围,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第一段]
做王谦同志那样的共产党人:近读《王谦:一个省委书记的风雨
作者:赵承亮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省委书记  省委书记  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  山西省  山西省  中共党史  中共党史  刘少奇  刘少奇  农业工作  农业工作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  记述  记述  学习班  学习班 
描述:近日,我读了由张国祥同志送来的由他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王谦——一个省委书记的风雨征程》一书。这本40多万字、历时17年、从13个不同侧面写就的《王谦》,既有对王书记的访谈笔录,又有作者的记述加评说;既有
“晏殊暨华夏笔都杯”海内外联大赛启事
作者:暂无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夏  晏殊  启事  大赛  文港镇  中国 
描述:进贤是人文沉香、物产丰饶、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区位优越的千年古县,县辖文港镇,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是当今中国的“华夏笔都”和“中国楹联之乡”。
李浩培、倪?裁判管辖合意思想研究: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作者:张利民  来源:东吴法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浩培、倪?裁判管辖合意思想研究: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国际法坛双杰耀寰宇一代大师风范垂千秋——倪[日奥]、李浩
作者:易波  来源: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官  诞辰  [日奥]  李浩培  纪念大会  国际法  学术研讨会 
描述:务实,携手为中国的外交事业、法制事业和法学尤其是国际法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一段]
国际法坛双杰耀寰宇一代大师风范垂千秋:倪(噢)、李浩培先
作者:易波  来源: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法学  学术研讨会  国际法院  东吴大学  周年纪念  学术思想  联合国  法学院  综述  苏州大学 
描述:,携手为中国的外交事业、法制事业和法学尤其是国际法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