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0)
报纸(110)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0)
地方文献 (58)
非遗保护 (36)
红色文化 (29)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13)
2012(24)
2011(22)
2010(20)
2009(26)
2008(12)
2007(15)
2006(18)
2004(13)
2001(4)
按来源分组
抚州日报(19)
中国戏剧(5)
江西日报(3)
戏曲研究(3)
光明日报(2)
闽江学院学报(2)
福州师专学报(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经济晚报(1)
中国民族博览(1)
论叶适的“非”思想
作者:徐洪兴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  “孟子升格运动”  孔子  《中庸》  《孟子》  《习学记言序目》  陆九渊  子思  “忠恕”  道统 
描述:论叶适的“非”思想徐洪兴南宋浙东“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其思想学术向为学界所重,但论者往往多重视其事功经世,而有关他的“非”思想的论述,至今尚不多见。笔者以为,叶适的“非”思想,是他“总述
从《疑》看司马光的学术思想
作者:杨渭生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学术思想  孟子  王安石变法  孔子  扬雄  独立思考  全盘否定  改革派  人性问题 
描述:的改革派。司马光所撰《疑》等论著就
读司马光《疑》一则释疑
作者:张维  来源:儒藏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孟子  王安石  易位  君臣关系  位理论  释疑  宣王  君臣之义  理论依据 
描述:《疑》是司马光晚年作品,主要内容是怀疑孟子,对孟子的言行提出质疑,篇幅不长,全书由十一个质疑构成:"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陈仲子避兄离母"、"孟子将朝王"、"沈同问伐燕"、"父子之间不责善"、"性
州方言的声调研究
作者:韩黎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州方言  去声变体  中长调  舒化 
描述:浊入归阳平。
寻访宜黄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寻访宜黄
圣”的最后一幕
作者:马布衣 郑辛遥  来源: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深呼吸  汤显祖  纪念馆  主人 
描述:赴浙江遂昌,奔青山绿水而去。随主人一路走仙霞岭、南尖岩、神龙岩……无垠苍翠催你深呼吸,“大氧吧”名不虚传哩。入夜回城,被引入一座紧凑的古宅——噢,明代“圣”汤显祖在此当过五年县令,开笔《牡丹亭
坑爹语(一)
作者:陈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桃花扇  昆曲  二十年  昆剧研究  戏场  后花园  白先勇 
描述:辛卯春节,家居无聊,拈萦绕于耳际之语,急写就之。似真似幻,亦如拈花一笑。读者诸君切勿对号入座。以天地为戏场,权作野老村语可也。是为记。长安看花旧史于通州。
22年前的那出
作者:韩光浩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苏州大学  传统戏曲  苏州话  服从分配  古诗词  牡丹亭  扬州  赞美诗  收音机 
描述:赞美诗,和昆曲老艺人交流都有困难,尤其不甚安心。所以,在这个班开始的一些天中,对昆曲专业的稳定心,一直是老师们和我们沟通的重点。一天早上,我们的班主任周秦告诉我们,要给我们教唱一首古诗词,李煜的《浪
七名观众一场
作者:偶文  来源:戏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众  《三国演义》  《牡丹亭》  50年代初  小剧场  昆曲  剧团  知名前辈  苏昆  初中生 
描述:七名观众一场
谈“悟
作者:王林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形象  《牡丹亭》  戏曲演员  “悟”  性格特征  第一自我  内心视象  双重人格  明代戏剧  四功五法 
描述:与剧中人同声一哭。当代著名演员石挥,创造过几十个从性格特征到外部造型都截然不同的形象,就是他习惯于对自己未来的舞台形象进行“角色雕刻上的想象与观察”的结果。这种“想象与观察”也就是“悟”。此外,上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