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50)
报纸(317)
学位论文(62)
图书(35)
会议论文(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8)
才乡教育 (122)
地方文献 (29)
红色文化 (7)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02)
2012(69)
2011(82)
2009(72)
2008(51)
2007(48)
2006(39)
2004(31)
1937(4)
191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95)
宁波日报(14)
鄞州日报 (5)
经济日报(3)
宁波出版社(2)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芒种(1)
清史研究(1)
河南博物馆馆刊(1)
学生杂志(1)
象山“德性个体”思想:从“本心”发用出发
作者:田超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象山  本心  本心  此心  此心  德性个体  德性个体 
描述:"本心"在常人状态下处于潜在发用状态;在当下状态中,"此心"召唤个体、发用并最终重新自我隐藏,这是一个动态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象山彰显了一种"德性个体"观念,即通过对当下个体的德性选择树立其自身人格尊严与价值追求,这对我们思索儒学与个体主义的关系有一定借鉴意义。
石田梅岩与象山的学问观与方法论比较
作者:韩立红  来源:日本研究论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法论  方法论  学问观  学问观  石田梅岩  石田梅岩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象山  象山  世界本体论  世界本体论  本心  本心  心性论  心性论  道德实践方法  道德实践方法  圣人  圣人 
描述:象山的思想比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笔者曾在《石田梅岩与
象山教育思想之为学目的 态度和方法初探
作者:方兰欣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象山  教育  教育  辨志  辨志  戒慎虚敬  戒慎虚敬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描述:本文试图探析象山教育思想的精华,系统论述其尽人道、做大人的为学目的,戒慎虚敬、求真求实的为学态度,以及主体性学习方法论。重点在于阐述其"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地做个大人"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读书学习方法
象山心学美学工夫论:成己工夫与成物工夫
作者:王煦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美学工夫论  心学美学工夫论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  审美实践  审美实践  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 
描述:本心体验,也是一种躬行实践,又是一种境界化育,最终引向"成己成物"、圆成审美理想境界。
象山对佛教的辨析与援佛入儒
作者:周薇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  异端  援佛入儒 
描述:由这个角度考察的结果是:陆九渊并不排佛,认为佛教不是异端;其心学本体论和工夫论都吸收了禅宗的主要思想,尤其是本体论思想对儒家哲学作出极大的贡献;并比较禅儒两者的思想的异同点,得出了禅儒本质的不同:前者出世超越善恶,后者入世止于至善。
象山「心即理」哲学与其「易简工夫」论
作者:黄甲渊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良知  良能  心生物  心生理 
描述:象山「心即理」哲学与其「易简工夫」论
象山本心哲学析论儒家追求「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之观念
作者:黄信二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心学  本心  心即理  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 
描述:论 述,即必须置於有关哲学之「发生」的位置论述,而非一般哲 学之「应用」的层面中诠释。同时,作者强调对象山哲学的理 解,注意其哲学的发生性背景;本文即以「心即理」观念的 分析做为本文的诠释背景,希望能
真理与意识:从佛性论争到朱异同的二种哲学类型
作者:林镇国  来源: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性  唯识  如来藏  慧沼  法宝  朱熹  象山  现象学 
描述:来说,奘唯识学(慧沼)和程朱理学主张心理二分,而如来藏思想(法宝)和王心学则主张心即理,彼此之间既有历史的连续性,也显示出哲学类型的普遍性。本文结论时,将试图从现象学的视角,特别是从胡赛尔到海德格
对唐君毅谈朱异同源流之反思
作者:杜保瑞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君毅  朱熹  象山  二程  之争  工夫论 
描述:君毅意旨细腻,分解绵密,虽过多翻折推说,却实为正本清源之举,一扫前人之窠臼弊端。
颇具特色的象山道德人格教育观:[陆九渊]
作者:修淦川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  道德  人格  人格  中国  中国 
描述:颇具特色的象山道德人格教育观:[陆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