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吕硕园订”的“牡丹亭”谈到考证工作
-
作者:吴晓铃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证工作 牡丹亭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 读者 校订 重印
-
描述:首先要向读者们交代的是,在1955年由文学古籍出版社刊行.后来又在1958年由中华书局重印的《六十种曲》是由我校订的。
-
书中自有黄金屋 贤文字中财道生
-
作者:周涧 来源:公关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万历年间 为人处世 增广 牡丹亭 民间 流传 韵文 表述 书名
-
描述: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
-
校园戏剧在普通高校中的实践与意义:以丽水学院为例
-
作者:吴俊毅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园戏剧 普通高校 戏剧活动 丽水师专 牡丹亭 戏剧文化 戏剧社 学院 公选课 大学生
-
描述: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为人处世能力。本文将以丽水学院改编版话剧《牡丹亭》为例,从传承地方传统、加强地方与学校合作等几大方面论述校园戏剧在普通高校中实践的意义。
-
倾听花开的声音——从《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几部作品中品真爱
-
作者:刘浩 刘颖 来源:才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真爱 作品 新写实小说 杜丽娘 红楼梦 忘记 牡丹亭 精神境界 张洁
-
描述:悲剧,无一不记载着人们探求真爱的足迹。在当代女
-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中的“言情”说及其理论意义
-
作者:王忠禄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言情说 戏曲理论 牡丹亭 封建礼教 戏曲研究 格律派 明代中叶 古代小说
-
描述:很大的影响。但是,就戏曲创作的成就而言,汤显祖尤为突出。他卓越的戏曲创作成就,归功于富于特色的戏曲理论,即有名的言情说。
-
真梦:“临川四梦”中的纪梦特色
-
作者:季晓燕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诗词文赋 牡丹亭 民族特色 创作方法 文艺创作 中国文艺 曹雪芹 红楼梦
-
描述:,模糊而又荒诞。汤显祖写梦荒诞却不模糊,四梦中的梦境,一部比一部长,一部比一部脉胳清晰。《紫钗记》中有"黄衣客强合鞋儿梦"之关节,这个"鞋儿梦"仅写了一出,而且是霍小玉醒后叙梦。《牡丹亭》中有"杜丽
-
论《红楼梦》中的戏曲及曹雪芹的文学观念和悲剧精神
-
作者:高永江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悲剧精神 文学观念 西厢记 牡丹亭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 小说 戏剧活动
-
描述:,重大事件(如元春省亲)等等,还有小说里的人物在各种日常生活中提到看过听过的戏曲曲目,一共有三十几部戏,其中有《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长生殿》等优秀剧目。
-
论苏轼农村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
作者:俞浩胜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贡献 中国封建社会 劳动人民 苏轼 现实主义精神 北宋时期 少数民族 王安石变法 墓志铭 农村诗
-
描述:苏轼是一位留心观察社会、有志经世济民的作家.在他留下来的二千七百多首诗中,广泛地反映了十一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而描写农村是其中的一个突出内容。具体分析和探讨这类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
-
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
-
作者:陈明华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德育思想 特点分析 创造性转换
-
描述:文章从分析陆九渊德育思想及其特点入手,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文化发展三个层次所确立的价值坐标体系中实现陆九渊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
曾巩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
作者:朱尚贤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曾巩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