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还魂记》与《西厢记》之比较研究
-
作者:苏子裕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
描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两座耸立的丰碑,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两相比较:同是爱情的颂歌,但主题思想开掘的深度不同;主要人物配置基本相同,但性格特征有所不同;都是
-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看中西生死观
-
作者:周园园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牡丹亭 生死观 生死观
-
描述:作品诞生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分别赋予了这两部作品"彰显人文精神"以及"反封建"的独特现实意义。也正是因为这种植根于不同文化的迥异的生死观念及其折射出的历史现实,成就了两部作品抒写爱情又超越爱情的深刻。
-
昆曲《牡丹亭·游园》的戏曲艺术分析
-
作者:钱国桢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游园》 《牡丹亭·游园》 艺术分析 艺术分析
-
描述:(明)汤显祖所著昆曲名剧《牡丹亭》,四百年来盛演不衰,本世纪以来,随着昆曲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提升,演出与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本文从史学分析、文学分析、音乐分析和美学分析四方面对《牡丹亭.游园》做了
-
明清戏曲散出选本中的《牡丹亭》
-
作者:尹丽丽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出选本 散出选本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
描述:明清戏曲散出选本中的《牡丹亭》对原本的关目、曲辞和科白均有改编。生旦的爱情故事被突出,杜丽娘的性格更加鲜明生动。选家对原本进行了通俗化、形象化的改编,使之更加适合舞台演出。
-
水墨动画与传统戏曲的现代传播:以《牡丹亭》为例
-
作者:林彬晖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墨艺术 《牡丹亭》 动画 传统戏曲 现代传播
-
描述:手段推进现代传播带来启示。
-
“青春版”《牡丹亭》——戏曲现代化的选择
-
作者:陈立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现代化 《牡丹亭》 文化生态环境 青春 文化环境 戏曲改革
-
描述:当我们谈论戏曲现代化时,总会涉及区别于古典文化环境中的一种新的、现代意义的文化生态。在这种文化生态环境中,戏曲改革(亦即戏曲现代化)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中国戏曲所根植的环境是
-
临川一梦 千古绝唱——《牡丹亭》:传统戏曲的现代回归
-
作者:龚孝雄 来源:今日上海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汤显祖 审美 上海昆剧团
-
描述:临川一梦 千古绝唱——《牡丹亭》:传统戏曲的现代回归
-
读汤显祖传奇劄记之一(戏曲牡丹亭的研究)
-
作者:赵景深 来源:语言文学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汤显祖传奇劄记之一(戏曲牡丹亭的研究)
-
以“青春”的形式演绎经典:论评剧戏曲电视剧《花为媒》
-
作者:吕茹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电视剧 当代戏曲 发展道路 经典 演绎 牡丹亭 戏曲程式 戏曲观众 剧种 青年观
-
描述:2004年,文化名人白先勇集合两岸三地的文化精英共同推出了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以青春版的方式对经典作品进行新的演绎,对当代戏曲的未来发展道路等很
-
为学为人皆求真:张燕瑾先生戏曲研究述评
-
作者:胡明伟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研究 杜丽娘 西厢记 求真 戏曲文学 桃花扇 戏曲唱词 马致远 牡丹亭 中国戏剧史
-
描述:张燕瑾(1939-),河北省辛集市人,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大文学视野下的戏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