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对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误读
-
作者:关山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唯道德理性 唯道德理性 创作手法 创作手法 创作心态 创作心态
-
描述:尝君传》正是巧妙利用借题发挥的方式,抒发心中块垒的妙文。
-
杨丽娟事件:谁在发神经?
-
作者:吴澧 来源:报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事件 大众传媒 杜丽娘 牡丹亭 恐怖主义 新闻策划 南方周末 媒体 朱丽叶 第三阶段
-
描述:人应该讲真话,但有时也会有例外。比如,在葬礼上的发言。换句话说,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对亲属感情的尊重,在入土为安之前,某些负面真话以不讲为好。那位追刘德华追到父亲跳海自杀的杨丽娟,葬礼未行.就有专家
-
杨长槐画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画展 山东省 美术馆 中国美术家协会 展览作品 2010年 历史阶段 文献资料
-
描述:等文献资料。
-
陆象山与杨慈湖师弟关系辨证
-
作者:孙齐鲁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杨慈湖 杨慈湖 师弟关系 师弟关系 心学 心学
-
描述:慈湖与象山,固有师生之谊.然慈湖之学,并非主要得力于象山,而是在其父亲的教诲下研<易>、并深造自得的结果.慈湖对象山学之贡献,更多体现为对陆门声势的壮大.考察慈湖、象山师弟之授受关系,可知后世以慈湖最得象山之真传,不啻为儒家心学史一大误会.
-
陆象山与杨慈湖师弟关系辩证
-
作者:孙齐鲁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某自总角,承先大夫训迪,已知天下无他事,惟有此道而已矣。”对于此道的为学门径,杨庭显所传儿子的工夫就是“时复反观”,即时时反观于自己的内心。这正是慈湖心学工夫的基本途径。兹再举慈湖所记其父的语录数
-
杨雅丽教授王相民教授
-
作者:暂无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杨雅丽教授王相民教授
-
明遗民画家杨补传略
-
作者:陈三弟 来源:艺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皇明遗民传》 钱谦益 王时敏 杨补 董其昌 画家 杨龙友 马士英 苍雪 周亮工
-
描述:明遗民画家杨补传略
-
杨泽民老中医治疗肝功能异常的经验
-
作者:洪哲明 来源:云南中医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肝功能异常 中医药疗法
-
描述:杨泽民老中医治疗肝功能异常的经验
-
杨拯中应是一头白发
-
作者:陈闽 来源:电影之友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杨拯中应是一头白发
-
杨葆光及其《牡丹亭》手批本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格发展 牡丹亭 寻梦 杜丽娘 江西 吴吴山三妇 上海图书馆 汤显祖 杨氏 柳梦梅
-
描述: 最近,我阅读上海图书馆藏《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同治庚午重刊:清芬阁藏版),发现上面有一百一十二条毛笔写的批语,这些批语是迄今人们所未加以注意的。在汤显祖《牡丹亭题辞》后的一段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