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绂和全祖望
-
作者:王永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全祖望 忘年交 影响
-
描述:李绂是江西临川人,全祖望是浙江鄞县人,皆为清代“康乾盛世”的著名学者。李绂是全祖望的师长,但他俩的忘年交情深意长,感人肺腑。李绂之学及其为人,对全祖望的思想和治学影响显著。
-
试谈汤显祖的政治改革思想与戏曲创作——纪念伟大的戏剧家、文
-
作者:刘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改革思想 戏曲创作 影响
-
描述:。他的高风亮节和戏曲成就 ,影响深远 ,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四梦’超海内 ,品节冠神州。”为“赣文化”增光添彩
-
胡应麟的小说史研究
-
作者:陈卫星 彭爱芬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史研究 影响
-
描述:史上应该有其相应的位置。
-
千载华夏--影响中国千年历程的25件大事
-
作者:暂无 来源:21世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千年历程 毛泽东 清政府 耶稣会士 中国历史 《四库全书》 摊丁入亩 王安石 一条鞭法 陈独秀
-
描述:千载华夏--影响中国千年历程的25件大事
-
浅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影响及失败原因
-
作者:张西梅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学运动 北宋中后期 科举制度 经世致用 庆历兴学 范仲淹 王安石 三舍法 失败原因 社会转型期
-
描述:学运动指的是:北宋仁宗庆历四年三月到五月三日由范仲淹主持的第一次兴学;第二次兴学是熙宁四年到元丰八年由王安石主持的;第三次兴学运动是徽宗崇宁元年到宣和三年由蔡京主持的.在历史上分别简称为“庆历兴学
-
谈宋代理学对我国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影响
-
作者:苏宝荣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 语言文字学 乾嘉学派 “右文说” 乾嘉学术 《致巴特雷上尉的信》 学术思想 《说文》 王安石 《诗经》
-
描述:字学不能不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是:(一)直接影响:理学的思辨精神启发宋人对语言文字研究作理性的思考:其一是在语言文字的说解中力求创发新义;其二是注重对语言规律的探讨。(二)历史的影响:为后世
-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二三事
-
作者:高美玲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熙宁变法 王安石 “庆历新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 知州 范文 减摇 转运使
-
描述:或后世对他的称誉很高,与人们对熙宁变法的王安石毁誉参半不相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传诵了九百多年的名言.金元遗山认为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
-
司马光反变法的罪恶活动剖析
-
作者:古平 来源:武汉师院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反变 顽固派 大地主阶级 变法派 宋神宗 批林批孔运动 洛阳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安石的对立面,反对变法,破坏新法。王安石实行变法时,司马光身居洛阳,暗地里以“真宰相”自居,亲自指挥顽固派的捣乱活动,发誓要推翻新法。剖析一下司马光反变法的罪恶活动,对于我们深入揭发批判林彪及其死党
-
温公与荆公变法思想之比较
-
作者:骆啸声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法思想 圣人 孔子 孟子 尧舜 王安石 盂子 君德 孔孟 治乱
-
描述:故又是一位经学家和古文学家,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俩的学问,博大精深,政治思想,各具特色,在中国历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
-
熙丰变法时期的西北边贸开发
-
作者:燕永成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丰变法 王安石 熙宁 秦州 《宋史》 茶马贸易 边贸 西北沿边 王韶 区域市场
-
描述:熙丰变法时期的西北边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