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全文点校
-
作者:黄震云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敬梓 孔子删诗 文王 雅颂 诗说 孔颖达 礼乐 周礼 君子 欧阳修
-
描述:文木山房诗说全椒吴敬梓敏轩纂孔子删诗太史公日:"古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商之盛,至于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
张达文 百侯中学获全国成果奖
-
作者:池檀光 来源:大埔乡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张达文 百侯中学获全国成果奖
-
朱右《唐宋六家文衡》与曾巩散文
-
作者:邹书 来源: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右 《唐宋六家文衡》 曾巩 散文 理学
-
描述:这种独特的安排是朱子理学的不断强化,科举考试机制的长期存在,浙东地区学术文化的理学氛围,朱氏家族的儒学传统,交往群体的儒学观念以及朱右自身“尊经重道”的文学思想等多重因素联合作用下的产物。
-
清初“程山之学”与西学:以谢文洊为中心
-
作者:刘耘华 来源:史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山之学 谢文洊 畏天命 天主教
-
描述:的他律色彩;其次对谢氏与天主教徒刘凝的"上帝"观做出了同异辨析,指出二者差异的焦点是"上帝"是否曾经"降生为人(耶稣)",并结合《日录》,对《七克》与谢氏思想的内在相通之处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最后以江右之髻山、翠微学人为主,对程山之学在清初的流播与影响状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
从互文性的角度看《牡丹亭》下场集唐诗的英译
-
作者:李娅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作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是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的传世之作,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不但情节浪漫曲折,且文辞典丽雅致。其中以集唐诗的形式构成的下场诗,具有典型的互文
-
千古文化名村:江西乐安流坑村
-
作者:彭明瀚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坑村 古文化 流坑董氏 江西省 文物保护 露天博物馆 千年古村 科学价值 古代文化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描述:千古文化名村:江西乐安流坑村
-
陈文蔚、徐元杰和会朱陆的倾向
-
作者:王伟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会朱陆 朱子 格物穷理 约礼 陆象山 象山先生 陆学 发明本心 为己之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
-
描述:陈文蔚、徐元杰和会朱陆的倾向王伟民宋代儒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学术的分流。这充分暴露出了儒学本身所隐含的矛盾。如:心与理、做人与做圣人、博文与约礼、成己与成物、格物与诚意等矛盾。这些矛盾的双方初看起来
-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探释
-
作者:张燕婴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朝 奴隶制度 文化 周礼 《为政》 礼仪制度
-
描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探释
-
一段心灵的挣扎史:苏轼黄州词文解读
-
作者:王玉英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州时期 苏武 苏轼 文化专制 词文 文人 “新我” “变”与“不变” 封建社会 王安石
-
描述:对苏武的研究,尤其对封建社会文化专制的认识不无神益。一、乌台诗案之训1、灾难突至的惊恐孔子曰:“富与贵,吾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儒家主张以正当的手段追求功名利禄,千百年来
-
以文行世,献身教育的南宋金溪陆门
-
作者:闵正国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献身教育 金溪 《宋元学案》 白鹿洞书院 鹅湖之会 文化世家 江西 陆氏 王守仁
-
描述:以文行世,献身教育的南宋金溪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