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35)
期刊文章(693)
学位论文(18)
图书(12)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24)
地方文献 (14)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8)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3)
非遗保护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39)
2013(86)
2012(115)
2011(163)
2010(707)
2008(230)
2005(30)
1999(14)
1989(16)
1981(5)
按来源分组
解放军报(9)
深圳特区报(7)
西藏商报(5)
京九晚报(2)
武汉出版社(1)
书法(1)
广东审计(1)
文艺生活(1)
上饶日报(1)
初中生(三年级)(1)
震理学思想的时代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张伟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思想    时代特色  程朱理学    朱熹  义利观  《宋元学案》  陆九渊  《四库全书总目》 
描述:本文认为,震既是程朱理学的继承者又是修正者,但他们仅仅是同中之异,而绝非异中之同。主践履思想充分反映了震理学的时代特色。朱子学在浙东的传播,震有着特殊的贡献。在整个理学发展史上,震理学思想
劫后余生的一封信--我与芝冈老师
作者:郁华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史  研究所  研究成果  评传  文学  政治  心血  变异  万历 
描述:和研究。然而,环境的变异并未能让我放弃和中断对事业的追求。我似乎长了一块难以除掉的“反骨”,
丕烈版本学思想辨析(上)
作者:严佐之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版本学家  藏书家  丕烈  王烈  宋版书  收藏  思想  乾嘉时期  文献资料  古书 
描述:倒。甚至有据洪氏所论,进而批判他“和那些‘宋椠元椠,见而即
丕烈版本学思想辨析(下)
作者:严佐之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版本学家  版本研究  版本源流  丕烈  图书版本  辨析  王烈  思想  题跋  古书 
描述:“读未见书”丕烈在书跋中曾多次提到自己“性喜读未见书”,喜从“未见书”中“赏奇析疑”。他还以“读未见书”名其斋,治其印。可见他对“未见书”的喜爱和重视。所谓“未见书”,自然是丕烈不曾见过的书,荛
丕烈对我国文献学的贡献
作者:钱亚新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书录  藏书目录  藏书家  汲古阁  适园丛书  古籍  校勘  宋刻本  目录学 
描述:探讨”,编有《焦氏书目》二卷、《国史经籍志》六卷,《纠缪》一卷。丕烈当然也不例外,其收藏图书不在少数,而确数至今尚未获得正确可靠的数据。记载他的藏书目录的书,第一种《百宋一廛
维翰与《黑水先民传》
作者:闻衡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黑水  黑龙江省  人物传  少数民族集居地  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  史志文献  文献记载   
描述:载,只散见于其他文献记载,因而作者费了许多钩稽考索之
试论爵滋与禁烟运动
作者:袁钰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爵滋  重治吸食  禁烟运动  清政府  道光帝  林则徐  严禁论  鸦片贸易  近代中国  禁烟措施 
描述:方面对此进行论述,以期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维翰在方志事业上的建树
作者:王桂云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志事业  《呼兰府志》  黑龙江省  松花江  呼兰河流域  地方文献资料  土地开发  江西  工业实习  大事记 
描述:清末曾在黑龙江省担任过地方官的维翰,其任内独纂宣统《呼兰府志》十二卷,开创了东北郡邑志之先河.维翰在晚年,曾以20年的时间,全力从事方志事业,为后世留下多种志书和不少修志专著.
丕烈和《士礼居丛书》
作者:李春光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四库全书  乾嘉时期  宋本  繁荣时期    战国策  古书  王烈  国语 
描述:孙在《荛圃陶陶室记》中称:“今天下好宋板书未有如荛
爵滋禁烟奏疏平议
作者:王开玺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爵滋  重治吸食  林则徐  道光帝  中国近代史  许乃济  清政府  鸦片泛滥  清统治集团  《鸦片战争》 
描述:爵滋禁烟奏疏平议王开玺爵滋及其有关严禁鸦片的奏疏,在鸦片战争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中,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此,我国史学界论列颇详,但似乎尚有意犹未尽的缺憾,笔者拟就此略陈浅见。一、困惑18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