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美哉 一个伟大的中国梦想:简评大型舞剧《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作者:陶琳  来源: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看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感受了经典作品的永恒。舞剧《牡丹亭》在传承经典和追求创新上,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其表现出的大喜大悲、大雅大俗的艺术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高潮的契机:论北宋前期词的过渡特色艺术实践
作者:乔力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前期  过渡特色  艺术实践  曲子词  晏几道  柳永词  士大夫文人  欧阳修  《花间集》  文化精神 
描述:高潮的契机:论北宋前期词的过渡特色艺术实践乔力首先须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分期观念,主要依据文体自身的发展演变进程,并适当考虑有关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的大背景,所以此"前期"之说,系指太祖赵匡胤立国(建
清新雅丽 潇洒磅礴——张大千绘画的艺术特色
作者:李永翘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绘画特色  意在笔先  中国画  妙造自然  古代书画  表现美  师造化  李瑞清  艺术特色 
描述: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其二哥张正兰,即是著名的绘虎大师张善子。他们的画室名大风堂。 张大千从9岁时即开始学画,后又拜书法家曾农髯、李瑞清两人为师,学习书法、诗文,又广泛临摹了古代书画名迹,学得诸
缘事论析 警醒动人——《伤仲永》的艺术特色
作者:张汉清 方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析  王安石  重要性  后天学习  唐宋八大家  警醒  艺术特色  变化过程  青年时期  文章 
描述:,充分显示了它的特色
创造非我莫属的艺术形式——谈吴照斌小说的艺术特色
作者:何慧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创造非我莫属的艺术形式——谈吴照斌小说的艺术特色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比较研究:以《牡丹亭》和《罗密
作者:熊晓林  来源:文学与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比较  比较 
描述:讨二者的戏剧艺术特色.
晏几道个人性格及其词作艺术特色研究
作者:李联凯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性格  艺术特色 
描述:乏深度的分析。这些都为今后一个阶段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衡人物报道的语言特色
作者:胡继红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报道  群众语言  第一人称  白描 
描述:衡的人物报道 ,清新、自然、质朴 ,情真意切 ,生动感人。其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简洁、通俗 ,是人民群众语言艺术的结晶。其语言特色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简洁生动的快板语言 ,个性鲜明的写话语言
至情至纯至美: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艺术世界
作者:张晓红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  《牡丹亭》  《牡丹亭》  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  情感意识流  情感意识流 
描述:《牡丹亭》是中央芭蕾舞团根据同名昆曲改编的原创芭蕾舞剧。表演上,《牡丹亭》在尊重和继承西方古典芭蕾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舞蹈语言丰富多彩。发生在中国400年前关于突破禁区大胆恋爱的故事的新演绎,采用轻灵、风格化、易于理解的现代叙述方式,赢得了众多中西方观众的理解和喜爱。
儒·林·村·人——先生
作者:薛遒  来源:绿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  鲁迅  作品  作家  人民性  雷锋精神  文章  劳动人民  社会主义精神 
描述:著名作家仙逝,《绿叶》杂志编辑部全体同仁,追忆起作家对《绿叶》的支持和关怀,无不为之哀痛。今天,我们特意选发此篇纪念同志的文章,以表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