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96)
报纸(466)
图书(373)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96)
地方文献 (160)
红色文化 (24)
宗教集要 (23)
地方风物 (21)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1)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3(74)
2010(110)
2007(66)
2006(99)
2004(89)
2003(64)
2000(86)
1991(24)
1982(12)
1957(4)
按来源分组
音乐出版社(13)
上海文艺出版社(8)
海峡文艺出版社(4)
社会科学战线(3)
文史天地(2)
文史月刊(2)
安徽教育出版社(1)
现代出版社(1)
中学语文(1)
青年博览(1)
昆曲:中国的“雅文化”
作者:王文建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山腔  汤显祖  魏良辅  桃花扇  长生殿  牡丹亭  水磨  孔尚任  传奇 
描述:北曲构成,南戏由五声音阶的南方民间曲调——南曲构成。南戏从民间开始流行,原来在产生地周围,后来流布四处。每到一处就用方言来唱,热闹一时。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声腔有《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和《昆腔》,它们都属于江南小戏。《海盐腔》产生于浙江海盐,音乐情调偏重“静好”;《弋阳腔》产生于江西,音乐情调偏重于喧闹;《余姚腔》流行于江苏、安徽一带;相比之下,流布在吴中(苏州)一带的《昆山腔》影响较小,但它有“流丽悠远”的特点。最初形成于元代的昆山,因当时“善唱南曲的昆山人顾坚”而得名,因此,《昆山腔》就是昆曲的前身。(二)“曲圣”与“水磨调”宋、元时期的南戏诸腔,多用方言演唱,伴奏形式多用锣鼓,没有管弦伴奏。以太仓人魏良辅为代表的元代戏曲音乐家们,收集来自天南地北、四面八方的曲调,从演唱声腔、演唱语言和伴奏乐器三个方面对...
老大中国为什么步履沉重
作者:王安  来源:书摘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私人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共产党人  西方列强  刘少奇  资本家  人民公社  黄仁宇  王安石  工业革命 
描述:一个幽灵缠绕在中国人心头。为什么中国凑巧就没闹成工业革命?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商量好了全伙儿甩了中国奔向西方?更可悲的是,后来萌芽们到东方串种,吱吱喳喳在日本扎了根偏就不扭头瞧一眼中国——结果,西方
中国美术馆新闻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艺美术  美术馆  中国美术  副馆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  教育活动  副委员长  协会  杨炳  作品 
描述:志陪同参观。
中国的莎翁——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阅读世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国的莎翁——汤显祖
孔子,中国的灵魂医生
作者:敬文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家语  语调  公共管理学  灵魂  医生  象征世界  子曰  至圣先师  周礼  绝地天通 
描述:管暗含危险,但我们依然决计前行。
中国水井:正在消逝的物象
作者:于翔汉 陈陆 任红  来源:中国三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形字  滕文公  周易  孟子  卦象  周礼  四邑  水井  最早  户籍制度 
描述:井,象形字,最早见于《周易·井卦》。井的卦象,上为水,下为木。《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
中国历史上不得善终的改革者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国方略  各种利益关系  王安石  变法维新  变法改革  张居正  中国历史  王莽  历史上  改革者 
描述:历史上每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调整,同时也意味着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组织,这也是改革遭到各方面阻力的真正原因。因此,变法者大多下场凄惨,要么郁郁寡欢度过残生,要么被迫流亡、死于非命。
我为什么要品中国文人
作者:刘小川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人  曹雪芹  中国文人  生命体验  李清照  苏东坡  华夏文明  汉语  王安石  屈原 
描述:,李煜,李清照,曹雪芹,皆为厄运所造就。古代文人走向官场或背向官场,其生存路数是高度一致的。先秦时代百家争
诗教与中国“和”文化
作者:权雅宁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教  君子   
描述:孔子的诗教是用《诗经》来进行礼乐教化。其教化个人的目标是成就"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礼""乐"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上尊下卑的伦理纲常,又逐渐成为君子之"德"的体现。周礼、诗教、对君子人格的推崇都是为了建设周礼提出的"和"的社会理想,实现"和"之上的小康。
我和中国典籍英译
作者:汪榕培  来源: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籍英译  汤显祖戏剧  英语词汇学  翻译实践  陶渊明  中国文化  英国文学  中国古典戏曲  二十年  研究生 
描述:翻译《汤显祖戏剧全集》,寂寞中苦撑的动力来源于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热爱。时值中国文化走出去大战略开启,汪榕培先生的拓荒精神堪称楷模,指引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