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78)
期刊文章(659)
会议论文(5)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10)
地方文献 (21)
地方风物 (6)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53)
2013(52)
2012(67)
2010(93)
2006(42)
1995(9)
1991(6)
1990(9)
1988(17)
1950(2)
按来源分组
教育(8)
新快报(8)
云南日报(5)
西江日报(4)
领导科学杂志(2)
新商报(2)
江西社会科学(1)
基础教育(1)
宁波时报(1)
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学报)(1)
“电费结零”应是供电企业无法逾越的鸿沟
作者:康毅  来源:农村电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供电企业  电费回收  信誉等级  电客户  电是商品  电力营销人员  预购电  抄表收费  客户沟通  大余 
描述:“电费结零”应是供电企业无法逾越的鸿沟
【李纪周受贿案:李与情妇构成共同财产关系】
作者:陈更  来源:法律与生活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共同财产  吴文英  介绍贿赂罪  市公安局  有妇之夫  公职人员  财产共有关系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部长助理  女民警 
描述:安局带职锻炼期间,与广州市公安局女干警李莎娜接触很多,时间长了,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由于我思想坚定堕入情网,这段关系保持了一段时间。我是有妇之夫,这本身就不道德。后来又因为她
张性假肿瘤的发病机理和名称学
作者:暂无 来源: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张性假肿瘤的发病机理和名称学
寓物说理而腐(谈朱熹的哲理诗)
作者:卢斯飞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哲理诗  道德修养  广西师范学院  王安石  哲学思考  《游褒禅山记》  有德者必有言  学术思想  现代主义 
描述:寓物说理而腐──谈朱熹的哲理诗卢斯飞(一)哲理性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它蕴含在历史上各种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之中。这些创作通过形象体现出作者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启发人们对未知领域探索
礼不下庶人,刑上大夫说
作者:锺肇鹏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奴隶制社会  庶人  奴隶主贵族  士大夫  礼制  孔子  奴隶社会  周代  周礼  解释 
描述:里“大夫”与“庶人”对举,显然是两个不同的阶级,“礼”与“刑”对举,当然也是阶级的“礼”。
经典,应是圈套——观实验版《原野》有感
作者:张之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野》  曹禺  话剧《生死场》  导演  焦家  招数  观众  叙述逻辑  原著  萧红 
描述:新鲜招数和支离破碎的叙述逻辑吗? 步入《原野》的剧场,丝毫无法让我这个学话剧的人找到一点焦家的阴森感觉。茂密的草坪和零星的茅草似乎有了一点原野
该被遗忘的抗倭名帅——谭纶
作者:冯会明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纶  抗倭名帅  戚继光  共事齐名 
描述:谭纶与抗倭名将戚继光是统属关系 ,共同领导了浙东抗倭 ,又指挥戚继光、俞大猷平定了福建倭患。任蓟辽总督时 ,又支持领导戚继光训练士兵 ,巩固了边防 ,他与戚继光“共事齐名 ,称谭戚” ,堪称抗倭名帅。
刍议吴澄《居集》理脾阴法
作者:李珊 卢玉  来源:现代中医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脾阴法  吴澄  居集 
描述:历代医家治脾胃,多重脾阳而忽视脾阴,迄清代吴澄<居集>倡言理脾阴法,用药力避寒凉,详述芳香甘平之法,自成一家之言,弥补东垣脾胃学说之未备,与叶天士"养胃阴"之说相得益彰.
独立倚 精益求精——徐朔方的学术道路
作者:景行之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徐朔方  《金瓶梅》  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  《史记》  学术研究  晚明曲家年谱  司马迁  《牡丹亭》  《汉书》 
描述:庄子·逍遥游》的课后,他产生了与《牡丹亭》的女主人公相同的感受:依注解书,学生自会.因此他转到英语系,直至毕业.在英语系的几年,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英语,为日后的研究中利用外文资料并与国外学者进行交流提供了便利,而且对欧洲文学的作家作品有了系统了解,使他后来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多了一个
再谈犯罪构成:犯罪客体应是犯罪构成要件
作者:张光顺 贺少伟  来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犯罪客体  犯罪主体  犯罪构成要件 
描述:目前,由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四个要件构成的犯罪构成理论已被刑法学界普遍认同。但从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由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构成的犯罪构成理论更易于我们理论上的理解和实践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