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集--世间无完人--悼念刘绍唐先生逝世四周年
-
作者:胡子丹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怀念集--世间无完人--悼念刘绍唐先生逝世四周年
-
从周亮工《赖古堂集》自改原作现象探析其仕清心态
-
作者:黄治国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周亮工《赖古堂集》中存在着不少自改原作现象,分析这些现象,进而统观其诗歌创作,可以看出,周亮工入清后虽不无依恋故国之情,但又积极地向新朝靠拢,呈现出渴望融入且极为谨慎的心态。在由明入清的贰臣群体中
-
颂扬盛世,尽心输诚―元代著名作家虞集仕宦生涯的一个侧面
-
作者:姬沈育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仕宦生涯 歌颂盛世
-
描述:;他不仅具有经世的意识和热情,而且还抱有不凡的经济之才。作为一个汉族儒士,他实际上又在努力为重建汉民族传统文化而尽心尽力。
-
当代书圣——舒同
-
作者:雁子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书法作品 共产党 书法家 中国书法 日本人 大革命失败 政治部主任 政治斗争 书法艺术
-
描述:朋友,还因为材料都齐了,2005年是舒同诞辰100周年,中国文联、
-
舒同:当代书法大家
-
作者:黄建民 来源:祝您健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年轻时兴趣广泛,自己常有这样那样的冲动。有一天,见到一种书法,字体与颜柳、魏碑不同,它宽博端庄,大方有力,圆韧活泼,自成一格,因而深深地吸引着我。于是琢磨出几种下笔"要领"而模仿起来,不过自己笨拙,连皮毛都没学到一点。后来才知道,这字是舒同所写,人称"舒体"。
-
《牡丹亭》在当代戏曲舞台
-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当代戏曲舞台 改编
-
描述:提供有益的借鉴。
-
昆剧《牡丹亭》的当代解读
-
作者:金鸿达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汤显祖 明朝 戏剧剧本 结尾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人物形象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称得上是明传奇的扛鼎之作。关于《牡丹亭》的研究、争议从明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从舞台演出的历程与形态看,《牡丹亭》也可谓是传奇中的传奇:在中国的剧坛上恐怕找不出一个剧本像《牡丹亭》那样在舞台上几乎不间断地被
-
京剧与当代审美
-
作者:胡笑蓓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代审美 京剧程式 中国近代史 中国京剧 花雅之争 人文主义 社会价值 审美感应 历史 汤显祖
-
描述:汉卿那样“感天地而泣
-
昆曲经典的当代意义
-
作者:李伟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中华文明 昆曲 经典 杨贵妃 当代意义 兴亡之感 文化传承
-
描述:"东方名家名剧月"作为上海举办的全国性文化品牌项目,已经举办第五届了。它立足长三角,邀请全国的精品剧目来沪会演,不啻为奉献给上海观众的文化盛宴,也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作为东道主之一的上海昆剧团,这次奉献了两部根据传统经典改编的剧目《长生殿》和《邯郸梦》,既展示了昆曲遗
-
论《邯郸记》的当代演出
-
作者:魏攀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 邯郸 演出 演出 折子戏 折子戏 汤显祖 汤显祖 吕洞宾 吕洞宾 表演 表演 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 传习所 传习所 扮演者 扮演者 观众 观众
-
描述:在明末,传奇就已经是仅取精彩折子戏演出,这也是后来三百年来的常例。一出四五十折的长戏往往要两三日才能演完,能从头到尾听完的恐怕没有几人,取精彩处表演也是必然的了。在上世纪80年代,《邯郸记》的演出也多以折子戏为主。郑传鉴先生①曾入昆剧传习所学习,是昆剧"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