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郑玄礼学体系管窥:以藏冰用冰和五祀说为
作者:刁小龙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礼学体系  《周礼》  藏冰  用冰  五祀 
描述:立足《左传》的解释立场。可见在面对众多经典需要选择取舍之际,郑玄立足《周礼》立论,阐释经义。其二,以"五祀"为:关于"五祀"记载主要见于三礼文献之中,但是杂乱无序、矛盾丛生。郑玄依据《周礼.大宗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作者:汪永亮  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  策略  表现手法  陶渊明  题目  背景  王安石  咏物诗  步骤 
描述:诗题是我们进行诗歌鉴赏
作业本应是和平使者:以语文作业为论对话式作业批改
作者:许治华  来源:沙棘(科教纵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业  作业批改 
描述:本文对做作业难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的三项探讨,并以语文作业批改为讨论什么是对话式作业批改,并分析教师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搬去中小学学生肩上作业这座沉重的大山,让作业回归到其和平使者的位置.
苕溪渔隐论宋诗宋调之形成:以欧、王、苏、黄诗风为
作者:张高评  来源:中国学术年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苕溪渔隐曰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宋诗宋调  推陈出新  创意造语 
描述:探讨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网站的构建及其应用等问题,旨在充分发挥课程网站在教学中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与课程网站的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雕中见雅凿中出奇:课堂教学流程结构变化的妙处
作者:周仁良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结构变化  教学流程    出奇  艺术成就  周亮工 
描述:堂教学流程设计同样要通过雕凿才能去粗存精,去芜杂为精准,去纷乱为通畅.特别在教学结构安排上,更要通过再三取舍,即不断雕凿才能打造出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文本研读、人文滋养等综合奇效的精品课来.这正如用外力将分子结构重新组合,使石墨成为金刚钻一样.
涵泳咀嚼悟文情:谈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宝颖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  有效途径  涵泳  咀嚼  实践证明  王安石  语言文字  实词  指导阅读 
描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后世挽歌诗的固定模式:以陈元晋挽歌诗为
作者:林晶晶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选》  挽歌诗  陈元晋 
描述:期,忽视了魏晋之后。而宋代旅桂作家陈元晋的《渔墅类稿》卷八中却列有八首挽歌诗,这不但继承了魏晋时期挽歌诗的特点,还另有其独特之处,形成了后世挽歌诗创作的固定模式。
朱陆无极太极思想的分歧及其影响:以朱陆无极太极之辩为
作者:胡泉雨  来源: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  朱熹  陆九渊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都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但一个属于理学派,一个属于心学派。在思想上有不同,如在“太极无极”的理解上。为此,他们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文中就从这里作为切入点。阐明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所在,以及该思想分歧对后学的影响。
论李益形象的改变与戏剧形式之关系:以汤显祖《紫钗记》为
作者:李雁  来源: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  戏剧  动机  动机  《紫钗记》  《紫钗记》  李益  李益 
描述:定性,并在中国古代文学那些流传不息的人物形象的迁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了戏剧在汤显祖手中的发展和成熟。
晚明的薦賢、徵聘與士人的出處考慮:以鄧元錫爲
作者:劉勇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鄧元錫  許孚遠  科舉  薦舉  出處  晚明 
描述:的選拔和任用分離開來,把薦舉賢能之士和個人出仕僅僅定位在榮譽性、象徵性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