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古文运动的曲折过程
作者:曾枣庄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运动  欧阳修  西昆体  王安石  苏轼  古文家  曲折过程  北宋  中国文学史  苏舜钦 
描述:)、尹洙(1001—1047)、苏舜钦(1009—1048)等人,则主要反对以杨亿(974—1020)为代
欧阳修荐才佳话
作者:小力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翰林学士  范仲淹  司马光  曾巩  三起三落  苏轼  参知政事  改良派 
描述:重擢用人才,提拔后进。凡有才能者,哪怕是一技之长,不论相识与否,个人恩怨如何,他都能大力扶植,荐举。 曾巩就出于欧阳修的门下,他才学出众,十二岁时便写出很好的文章。由于考官墨守成规,他早年考进士时没有录取,曾巩走时,欧阳修特地给他
1995年宋代文学研究综述
作者:沈茶英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安体  宋诗研究  王安石  苏轼  宋代散文  欧阳修  散文研究  黄庭坚  以文为诗  密切联系 
描述:95年宋代文学研究硕果累累,研究的深入,与观念的更新,视野的拓宽,角度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一些学者各有长期专注的研究方向.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下就宋代诗、词、散文研究作简要概述。一、宋诗研究70年代后期,学术界讨论形象思维,贬宋过甚,
借游言志,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作者:王茂恒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山水游记  感情色彩  尚情  石钟山  人生哲理  王安石变法  情景交融  六朝时期  苏轼 
描述:进行说理,从而开辟出游记创作的另一蹊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即为显例。
从三篇《朋党论》看北宋的党争
作者:成长健 师君侯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朋党  欧阳修  王禹  苏轼  范仲淹  北宋党争  吕夷简  司马光  王安石  旧党 
描述:论文。如果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探讨这三篇文章,就不但有助于了解这三位历史人物在他们所处时代翻云覆雨的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地位,而且结合当时的斗争实际,还可以看到北宋一代党争的发展特征。
“菊花诗案”新勘
作者:季续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菊花诗  乌台诗案  黄州  宋史  宋代  诗话  利用职权  小说 
描述:上,出现了许多诗话,笔记之类著作。这些著作,顺手拈来,信口说去,多喜造点“本事”,加点噱头,以供茶余酒后助谈消遣,不是严肃正经的高谈宏论。比如,苏
闪光的人格风彩和深沉的社会意蕴——宋代文化概观
作者:刘乃昌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化  社会意蕴  欧阳修  王安石  宋代士人  苏轼  范仲淹  陈师道  黄庭坚  梅尧臣 
描述:历史悠久凝聚力宏伟的中华民族,常常被人们以“汉”、“唐”代称。这大约因为汉、唐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是国力强盛、文化发达的重要里程碑。宋承唐后,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期,所以在文化发展史上人们往往唐宋并称。的确,宋代在承传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
不计私仇的历史名人(五则)
作者:齐养乾  来源:党风与廉政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名人  欧阳修  郭子仪  李光弼  王安石变法  王安礼  司马光  私仇  苏轼  宋真宗 
描述:不计私仇的历史名人(五则)
由王安石变法失败谈领导者的度量
作者:董勇  来源:党建与人才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领导者  苏轼  吕惠卿  不同意见  党的领导干部  凝聚力  政治素质  湖北省钟祥  个性特点 
描述:王安石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志大而量小,听不得不同意见。当时,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中,除了司马光之外,苏轼算得上是影响较大的一个。但苏轼也并非那种主张“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的保守派
闳中肆外,千古佳什——《前赤壁赋》内容剖析
作者:宋书功  来源:现代中医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  黄州  苏轼  乌台诗案  王安石  自学考试  曹操  艺术构思  作者  思美人 
描述:东坡翁的《前赤壁赋》,以妙若天衣之艺术构思,灿若珠玑之精炼语言,虽为写怀古伤今之纪遊,却能摅萧洒超脱之胸襟。熔人生际遇之不平和豪放坦荡之情怀于一炉,而冶就传颂千古之佳什,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不愧为名人之名篇矣!高等中医自学考试列其为重点篇目,确有一定之意义。现对此文试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