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77)
报纸(311)
学位论文(15)
会议论文(12)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98)
宗教集要 (122)
地方文献 (68)
地方风物 (24)
才乡教育 (4)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9)
2013(46)
2012(62)
2011(67)
2009(52)
2003(20)
1997(26)
1996(24)
1994(23)
1993(15)
按来源分组
北京日报(6)
半岛都市报(3)
新高考(高一语数外)(2)
民主(2)
中国教育报(1)
周易研究(1)
银行家(1)
河北学刊(1)
司法改革杂志(1)
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1)
正步向前 星光熠熠:专访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浩杰
作者:张廷柏 钟秀英 周冰  来源:全国商情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加油机  行业市场  发展史  乌兹别克斯坦  二十年  企业  俄罗斯  尼日利亚  国内  中国 
描述:中心和办事处,成为全球领先的加油机科技公司。中国的星,世界的
琢出证券“树”上的“蛀虫”:写在王益、董青等人被揪出之后
作者:李阳  来源:金融经济(湖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树”  王益  证券  叶子 
描述:春风里,一棵大树生长得郁郁葱葱。然而,那几日,树上有好多叶子黄了。这时飞来一只啄木鸟,栖在树上,用坚硬的嘴在树杆上“笃、笃”地敲着,啄出几条虫子。啄木鸟飞走了。几天后,黄的叶子又长出了绿色——这是
若即若离之祈盼与无奈:浅谈《牡丹亭》创作与"童心"的关系
作者:曹光琴 高钏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童心  童心  祈盼  祈盼  无奈  无奈 
描述:仅为作者喜爱,亦为世人推崇,产生过轰动效应,又具有深远的影响.
住人心多微妙”──读《戏曲编导杨兰春》
作者:安葵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语言  当代戏曲  马克思主义  朝阳沟  戏剧学  生活感受  《牡丹亭》  《小二黑结婚》  《西厢记》  语言艺术 
描述:住人心多微妙”──读《戏曲编导杨兰春》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我教《牡丹亭·游园》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A)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风情  中国传统戏曲  教学目标  文学样式  学生自主  戏剧  感受 
描述:教学目标: 1.认识戏剧,了解戏剧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 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曲词的能力。
旅美回国的成方圆-歌星不应是狗尾巴花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化艺术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旅美回国的成方圆-歌星不应是狗尾巴花
大喜大悲人生:采访刘绍棠追记
作者:时永福  来源:中国社会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生平事迹  中国  回忆录 
描述:大喜大悲人生:采访刘绍棠追记
田曾佩,中国明年将加强、扩大与各国的合作和交流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田曾佩,中国明年将加强、扩大与各国的合作和交流
陆象山非醇儒及其非儒
作者:吴一根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学而优则仕  正统儒学  醇儒  《礼记》  《论语》  陆九渊  儒家  闻一多  《春秋》 
描述:陆象山非醇儒及其非儒吴一根宋代群儒中有没有标新立异的儒者?陆象山;有没有敢于公开非议儒学的道统、学统、政统的启蒙者?陆象山。冷落了四百年,扭曲了四百年,历史进入了二十世纪的世纪末,应当重新审视
从《秋兴八首》所表现的杜甫心态开去
作者:段海蓉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兴八首》  杜甫  儒家思想  王安石变法  社会理想  忧患意识  中国文化传统  士人阶层  长安  悲剧命运 
描述:本思想、生平遭际来解读。杜甫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他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儒家思想传统的家庭,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他引为自豪的先祖有杜恕、杜预,还有“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进雕赋表》)的祖父杜审言。奉守儒道,文学有成的家庭传统象一道彩色的光芒,令杜甫自豪,更吸引着他走入这道光芒,以至于在思想开化的唐代,独独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沐化。杜甫所接受的儒家思想主要是源于孔孟的早期儒家思想中的积极部分,并按理想将其抽象化后所具有的最高境界。具体讲可分为两方面:其一,“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一切思想的出发点,“仁”即爱人。因“仁者爱人”,所以儒家反对杀戮生命争城与地的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