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926)
期刊文章(1403)
会议论文(64)
学位论文(49)
图书(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99)
地方文献 (69)
非遗保护 (54)
红色文化 (10)
才乡教育 (10)
地方风物 (9)
宗教集要 (5)
按年份分组
2014(391)
2013(252)
2011(575)
2008(170)
2007(121)
2006(114)
1998(36)
1997(35)
1984(14)
1982(11)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38)
东吴法学(7)
法律与生活(6)
法学杂志(4)
中国西部(3)
中国审判(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纵横(1)
钟山(1)
世界知识(1)
皆因自然偏堪惜 还从老秋看春色——喜读汪榕新作《英译陶
作者:侯向群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诗  汪榕  明诗  诗歌  翻译家  《诗经》  《牡丹亭》  英译  译者  全译本 
描述:皆因自然偏堪惜 还从老秋看春色——喜读汪榕新作《英译陶
东晋有个殷
作者:宋志坚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安  诸葛亮  东晋  世说新语  桓温  鲁迅全集  史书记载  王蒙  深源  王安石 
描述:载,殷与杜义"才名冠世"。殷"累辞徵(朝廷召用)辟(郡国举荐),屏居十年,时人拟之管、葛。谢尚、王蒙尝伺其出
东西艺术的交通:北大德文教授(三)洪涛生Hundhause
作者:暂无 来源:人言周刊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东西艺术的交通:北大德文教授(三)洪涛生Hundhause
元代儒学教授虞集诗词曲用韵考
作者:杜爱英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诗词曲  用韵  阴声韵  韵段 
描述:的流露。虞集虽然是名儒显宦,近代诗用韵也受到实际语音的影响。
领导干部应该读点历史:访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教授
作者:伍国用  来源:当代党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学家  生平事迹  中国 
描述:领导干部应该读点历史:访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教授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病用黄芩的经验
作者:孙丽平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小儿病  黄芩  经验 
描述:为病,理应疏风清热,而王老重用黄芩,与石膏、柴胡、菊花为伍治外热,与重楼共奏解毒清里之功。
吴炳煌教授针灸治疗面瘫的经验
作者:黄冬娥 吴强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针灸  面瘫  吴炳煌  经验 
描述:选穴重视面神经的解剖结构腧穴的选择与配方是针刺治疗面瘫的基础工作,吴老师在临床实践中师古而不泥古,遵先贤遗训而又多有创新。他认为面神经干及其分支的结构分布与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经典穴位和经外奇穴存在着对应的解剖学关系,因此在诊治周围性面瘫时,除了进行系统辨证论治外,尚应在患侧面局部充分依据和利用面神经的解剖结构与分布特点,分析患侧面肌功能障碍的具体方位,进行经穴的优化组合,以确定相应的治疗处方。吴老师认为面神经干及其分支与穴位间的具体关系为:翳风、牵正与面神经主干关系密切;瞳子髎、太阳、三阴三阳、丝竹空与颞支、额支相关;颧髎、迎香、口禾髎、太阳、瞳子髎与颧支相关;地仓、燕口、散笑、口禾髎与颊支相关;颊车、夹承浆、承浆与下颌缘支和颈支相关。由于面神经运动纤维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面神经麻痹后,多因表情肌不能运动而就诊。吴...
王烈教授用活血理气法治疗头痛性癫痫
作者:孟虹 孙丽萍  来源: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头痛性癫痫  癫痫  活血理气  王烈  中医药疗法 
描述:王烈教授用活血理气法治疗头痛性癫痫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经验
作者:原晓凤 李立新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哮喘  发作期  证治经验 
描述:王老曾对千余例哮喘小儿的发病机理进行分析,指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种生理上的稚嫩状态,抵御疾病能力薄弱,乃是病发原因之一。而能致小儿产生哮喘发作的那种体态虚胖、面(白光)、肉松、易感或发育较差、体质异常酿成“痰蕴状态”是不可忽略之根本,并认为这种特殊变化是哮喘发病的内因所在。如受外邪所扰急暴哮喘发作,故称为哮喘发作期。
王烈教授辨治小儿石淋的经验
作者:董莉  来源:甘肃中医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淋  中医药疗法  复方  中药  治疗应用  儿童 
描述:王烈教授辨治小儿石淋的经验董莉长春中医学院儿科研究生(130021)主题词石淋/中医药疗法,复方(中药)/治疗应用,儿童王烈教授潜心医道40余载,致力于儿科疾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