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锐感多情的《小山
作者:王芳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  感伤  多情 
描述:晏几道是北宋小令创作的最后一位大家,他的《小山》在中国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作中的锐感多情的特质,是由其独特的出身经历及敏感多情的个性决定的,尤其是晏几道的爱情,感伤怀旧,痴情怨绝,真挚动人
诗意消遣的文人自娱
作者:韩国彩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晁补之  士大夫阶层  北宋  财政困难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黄庭坚  党争 
描述:北宋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非但没有解决与高度封建集权相伴而生的政治腐败、军事无力和财政困难,士大夫阶层由于政见不同、议论相异而形成的党争却愈演愈烈。如果说王安石变法初期产生的新、旧党争还具
论晏几道的涉酒
作者:曹柯新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美好生活  情感  回忆  人生感  个性  黄庭坚  爱情  字里行间 
描述:感伤怀旧的特点.历代的研究者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小晏"伤心"、"苦情"的特点,并有颇多论述.
小晏的“诗人句法”
作者:伍三土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黄庭坚  句法  北宋词  晏几道  浣溪沙  白居易    惆怅感  李商隐 
描述:和由此带来的惆怅感伤,感情真挚,“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黄庭坚《小山词序》)。
“幽夐”等应是规范
作者:崔山佳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规范  语料库  鲁迅  符合实际  翻译作品  人民日报  语言事实  现代汉语词典  蔡东藩 
描述:"幽夐"比较生僻,一般的读者难以理解,这是符合实际的,
论晏殊的生命意识
作者:刘铸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生命意识  及时行乐 
描述:晏殊清丽淡雅,温蕴秀洁,但雅致里不乏闲愁,和婉中满是嗟叹。他愁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他叹离多会少,欢娱无多,处处透露出无可奈何的生命意识。
论唐宋词中的咏史
作者:劉揚忠  来源:词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  作品  唐宋词  士大夫  作者  南宋  述志  宋代  唐圭璋  王安石 
描述:的发展变化,随着本来潜藏着的较多方面的文学功能日益被人们发现和认识,苑的述志言怀之什逐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出现了数量可观的优秀作品。既要
灵谿说(续十一)——论贺铸;论张元干
作者:缪钺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贺铸  《离骚》  张元干  南唐  晏几道  欧阳修  柳永  苏轼  北宋  晏殊 
描述:。晏几道虽远绍《花间》,
“临川文化”的概念、内涵、外延二题──临川文化的个性特征
作者:周世泉 廖应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区域文化  界说  关系 
描述:“临川文化”是以临川治属为核心而涵盖周边11县(市)的古代临川区域人民所创造的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态;临川文化所具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一、个性的鲜明和独特、成就的巨大和突出,使其满足了区域文化成立
文化象征的符号——《论语》中“君子”与“小人”文化现象探析
作者:程碧英  来源: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君子与小人  礼崩乐坏  周礼文化体系  文化内涵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描述:的周礼文化体系为背景的一种文化现象.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从而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