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由厅堂版昆曲《牡丹亭》说起
作者:安雪辉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林兆华  厅堂  中国古典美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末明初  演唱艺术  中央电视台 
描述:001年入选联合国教
堂会归来 厅堂版《牡丹亭
作者:孙红 补丁  来源: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明代昆曲  堂会  厅堂  白先勇  林兆华  艺术  总监  社会化  原真性 
描述:版堂会,就要再现江湖了!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婚姻爱情观
作者:徐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爱情观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浪漫主义  封建婚姻制度  戏曲史  反封建传统  个性解放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透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
走出牡丹亭-汤显祖和他的世界
作者:徐保卫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自恋情结  杜丽娘  艺术天才  人格  戏剧创作  心理学  牡丹亭  梦境描写 
描述:如果赞赏并研究汤显祖的艺术天才,而不把他身上乍看起来似乎与他的戏剧无关的某些因素(包括那些明显属于病态的成份)统统包括进去,那么所作论断就会显得不够准确,不够全面。从纯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汤显祖显然存在着某种人格变态倾向,他所创造的杜丽娘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自恋情结的形象。据说当他创作的那部不朽巨著
论明清《牡丹亭》创作心理研究
作者:程华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心理研究  创作心理  创作主旨  研究者  陈继儒  作品  明清两代  张居正 
描述:汤显祖为什么创作《牡丹亭》?他创作这部作品具有怎样的心理特征?这是明清两代许多研究者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课题;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总结,分别精华与糟粕。提炼与吸收有价值的成果,丰富今天的《牡丹亭》研究
牡丹亭》和明代狂禅风潮
作者:王树海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禅  禅宗思想  牡丹亭  宗教  浮屠  汤显祖  佛禅  信仰  艺术态度  自性 
描述:术造诣以及作者创作该剧的哲学依循、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不少论者虽也看到佛禅对于汤氏其他剧作的影响,但佛禅对《牡丹亭》的浸润,尤其是明中叶掀起的那场“狂禅”风潮,对于这部名作
新版赣剧《牡丹亭》的探索意义
作者:郭汉城 王安奎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戏剧  新版  江西  探索  专家学者  原著  古典  改编 
描述:校文化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这种传统与时代结合、戏剧与高校联姻的尝试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版赣剧《牡丹亭》,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这种探索,本期特编发部分出席研讨会专家
寻求通途——《昆剧牡丹亭赏析》
作者:程俊  来源:视听界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剧  中国古典戏曲  现代人  演员  牡丹亭  中国戏曲  剧作家  汤显祖  朋友 
描述:细丰富的表情和盈盈流盼的眼睛,只听得长一声短一句的咿咿呀呀的唱。尽管曲调委婉、悠扬,听不清唱词内容也是枉然!更何况速度节奏慢、慢条斯
冯小青夜读《牡丹亭
作者:司徒沛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小青  牡丹亭  杜丽娘  细读  滚花  书卷  柳梦梅  汤显祖  太虚幻境  鱼水情 
描述:~~
新旧《牡丹亭》与中国古典文化
作者:刘素娥 吴媛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化  昆曲艺术  白先勇  汤显祖  新旧  大学生  传统剧目  戏剧史  爱情 
描述:牡丹亭》是昆曲中最富盛名的传统剧目,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整个昆曲艺术的式微,昆曲大戏《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