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113)
报纸(642)
学位论文(164)
图书(143)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84)
地方文献 (6)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2(488)
2011(495)
2010(484)
2009(431)
2008(375)
2007(371)
1996(219)
1994(203)
1983(102)
1979(37)
按来源分组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9)
语文天地:初中版(4)
小学语文(4)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2)
中华书局(2)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1)
新高考(政史地)(1)
中国医疗保险(1)
问学集(1)
书林(1)
从《明妃曲》略论王安石
作者:王明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进步思想 
描述:王安石的《明妃曲》两首诗历来褒贬不一,尤其是其一中的结尾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以及其二中"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这两句更是饱受抨击,但其中透露出来的进步思想却是值得
王安石游庙题诗谜
作者:韩文兴  来源:老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谜  汴京  题诗 
描述:有一天,王安石与友人游览汴京。当他行至管仲鲍叔牙庙时,便在庙墙题诗一首。诗日:“两个伙伴,同眠同起,亲朋聚会,谁见谁喜。”
王安石在皖经历散考
作者:陈友冰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舒州  诗文创作 
描述:王安石任舒州三年,是他任地方官时间较长一次,也是他为解除农民困苦、破解当时经济困局思考最多的时期之一.可以说,后来变法的一些政治设计,在舒州任上已具雏形.文章主要就其在舒州任上经历及其前后在皖诗文
王安石的“非常相权”与其后的异变
作者:虞云国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非常相权  制置三司条例司  权相专政 
描述:太厚”,他们都主张进行釜底抽薪式的彻底改革,以期国家一劳永逸地走上正轨。在这种思路的主导下,更兼旧党元老的不合作态度,宋神宗就毫不迟疑地对其理想的宰相赋以“非常相权”。王安石“这类人思路开阔、眼界
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演变及其意义
作者:张建民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性善说  性善恶混说  性不可善恶言说 
描述:说明他在熙宁元丰间的人性论认识趋于稳定,此亦为其人性论认识的成熟表现。安石人性论既开宋儒言性之风,给理学与心学以影响,且为熙宁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安石扬杜抑李论
作者:王书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评价 
描述:李杜优劣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唐代元稹首倡扬杜抑李以来,到宋代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王安石具有鲜明的扬杜抑李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较之于李白而言,王安石
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音  复归 
描述:王安石诗歌创作深受唐诗影响,他前期参政时所作的咏政咏史诗和晚年退隐时所作的绝句,都体现了对唐诗的继承和摹仿。尤其是晚年的荆公绝句,在复归唐音的努力中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试评初唐诗人陈子昂
作者:张步云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昂  文学主张  汉魏风骨  初唐诗  诗教传统  诗歌创作  近体诗  文艺观点  胡应麟  南北文学 
描述:感遇》诗,而是他少量的近体诗。同时文章肯定陈志昂能比同时代诗人更早更具体地反映不义征战后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苏轼论:一个诗人的毕生追求
作者:郑熙亭  来源:长城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苏东坡  欧阳修  司马光  吕惠卿  乌台诗案  苏辙  黄州  翰林学士 
描述:,终生以忠君爱
诗人幸会在宣南
作者:张宝申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宣南诗社  黄爵滋  历史文脉  林则徐  蒋士铨  江左三大家  钱谦益  编辑出版  文化品牌  龚自珍 
描述:数年前,原宣武区作协成立了"宣南诗社",不定期编辑出版《宣南诗刊》,吸引了京城许多诗人参加。笔者亦应邀参加过"陶然亭菊花诗会"、"法源寺丁香诗会"等活动。宣南诗社承袭了宣南的历史文脉,成为京城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