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30)
图书(122)
学位论文(84)
报纸(64)
会议论文(4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27)
地方文献 (10)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81)
2011(101)
2010(84)
2008(101)
2007(92)
2001(36)
1985(35)
1980(9)
1960(11)
1936(11)
按来源分组
湖南政报(4)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三礼》与中国饮食文化
作者:季鸿崑  来源: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仪礼  周礼  礼记  礼仪制度  饮食文化 
描述:入讨论了儒家礼学的伦理基础。所有这些对后世的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影响极大,乃致今天研究它们,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诗经》“赋比兴”的五种阐释
作者:李秀梅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周礼  赋比兴  经学  文论 
描述:在对古代有关《诗经》“赋比兴”的阐释作一梳理,将这些阐释类归为文字训诂之说、善恶说、显隐说、正变说和盛衰说等五种,并略作说明。
古殳考究——兼及《说文》中心词隐含机制阐释
作者:朱维德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说文  隐含 
描述:
西汉礼学论略
作者:林存阳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汉  礼学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各具致思 ,且颇与政治、世运相起伏。虽其未能大行于世 ,然已俨然参与到寻求社会治乱之列。尤可注意者 ,司马迁、班固对礼学演进所作的梳理和总结 ,开启了礼学学术史的门径 ,且成为此后历代所遵循的一种范式。
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注》研究综述
作者:潘斌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三礼注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注》的特点和学术影响等。
“国学”的演变
作者:暂无 来源:机械管理开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变  梁启超  周礼  小学  学校 
描述: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国学”一名。
对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关系的再认识
作者:许彦龙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周礼  道德  仁义 
描述: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古代都邑赋的城市文化观念
作者:涂敏华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都邑赋  城市文化  天人合一  周礼  周易 
描述:“大壮”之美的思想。
关于《贞观礼》的一些问题——以所增“二十九条”为中心
作者:吴丽娱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贞观礼》  二十九条  周礼  南朝  继承 
描述:统一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从而为本朝礼的建设形成了新的模式。在此过程中,显示出自世族社会向官僚社会过渡时期礼仪既追求完备,同时却又不得不废旧立新、改变传统的复杂性。
孔子说诗的观念要求与价值取向探析
作者:刘春雪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无邪”  “诗言志”  周礼  孔子  价值取向 
描述:孔子生活在用诗的时代,他的"思无邪"是从春秋实用角度对《诗三百》道德教化价值所作出的评价,是对诗的价值判断。其"诗言志"之"志"是指用诗人着志,是理性的、功利的,但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