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中悼亡诗之周礼意蕴发微
-
作者:梅显懋 于莲莲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悼亡诗 周礼意蘊
-
描述:衣》一为妻悼夫,一为夫悼妻,皆体现出夫妻恩爱、生死相依的情感,与周代重视婚姻和谐、家庭稳定,以促进社会和谐、政权稳定的礼教思想是一致的。《诗经》较少正面描写礼仪、阐述礼教教义,它是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来打动人的心灵,给人以启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其礼教思想的影响。
-
房产税发力点应是业主与政府良性互动
-
作者:李稻葵 来源:新财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层政府 房产税 业主 税收体制改革 地方公共服务 收入模式 地方政府 征税人
-
描述:模式。因此,房产税必须发力于业主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过去一两年,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后出现了比较快的恢复,但是,地产价格过快的上涨,又成为最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其影响远远超出了经济、金融的范畴。这一背景下,不少地方政府摩拳擦掌,纷纷在设计本土版本的地方房产税。笔者认为,房产税应该收,但同时要看到,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这一税种不可能缓解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不过,从改革地方财政税收体制的角度看,这个税应该收,更应该利用好。 别指望以房产税控制高房价 当前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市场之一,众多百姓,尤其是收入较高的阶层,把投资房地产作为财富管理最主要的方式,而过去十年来的房价走势也确实为这一理念提供了再好不过的佐证。这种百姓已经形成的房地产价格“只会大涨不会小跌”的预期不断自我实现,支撑了当前房地产价格一轮又一轮的上涨。
-
李纪恒履职云南部分大事记
-
作者:暂无 来源:风光(时代名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纪恒履职云南部分大事记
-
李纪恒履职云南部分经典语录
-
作者:暂无 来源:风光(时代名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纪恒履职云南部分经典语录
-
李纪恒:做好城市化的云南样本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南省 城市化 城镇化进程 样本 西部地区 省份 西南
-
描述:民进城”的要求,在各个方面都下足功夫。从云南省城镇化的具体方略来看,完善环境保护、确保农村人口转户进城、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林地保护和城镇近期建设规划、打造特色区域经济、布局城镇化区域的基建工程等,都是通盘考虑的范畴。 扶贫工作,亦是云南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中之重,并作为一场攻坚战来进行。
-
晏殊《光禄寺丞仲容公墓志》一文的发现及其价值
-
作者:谢先模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 秘书省 校书郎 圣人 书院 金陵 晏殊 新发现 仁者 族谱
-
描述:风,蔚成仁者之富。又且购求坟史,开辟黉官,集矩步之方成,劝青衿之日就。翕然芳润,施及遐迩。于时黾洛艰难,金陵割据。君始就列鼎之养,用慰高堂之欢。蹑(?)上书,叩阍获见。释褐卿士,峨冠儒流。既而中国归乎圣人,戈矛殄乎多垒。黄旗夕卷,青盖西还。君眷恋庭闱,退居里(?)。雍熙中,诏下本郡,旌其门闾。而
-
《伤仲永》《孙权劝学书》《送东阳马生记》中的劝学情节
-
作者:李均 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劝学 孙权 情节 教育方式 王安石 学习过程 厌学 纷繁复杂 学者 学习条件
-
描述:面对纷繁复杂而又漫长的学习过程,有人好学,有人厌学。好学者,乐此不疲,津津有味;厌学者,谈虎色变,索然无味。如何使厌学者变为好学者?劝就成了古人今人百用不厌或许是无奈的教育方式。为此,我们不妨把这种意识称为世人的劝学情节。
-
村企共建谋发展 开拓进取促和谐惠州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五一村
-
作者:暂无 来源:新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村位于陈江街道东北部,与仲恺高新开发区相邻,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小组.户籍人口约4700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距惠州市区10公里,惠州65公里,大亚湾(惠州港)40公里.357省道
-
龚原、耿南仲《周易新讲义》名实考略
-
作者:顾永新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原 耿南仲 王安石 周易新讲义
-
描述:一派,有着很深的学术渊源,但其书在内容上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
-
《牡丹亭》英译本的比较评析:兼谈戏剧翻译
-
作者:李晓静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译文比较评析 译文比较评析 戏剧翻译 戏剧翻译
-
描述:戏剧的特点决定了戏剧翻译不同与其他文学作品,译者除了忠实于原剧内容以外,还应特别注意戏剧翻译的特殊规律,即不仅供人阅读,更要为演出服务。古典戏剧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比较评析中外三位译者的《牡丹亭》部分章节的英译,探讨戏剧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