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育不应是“两张皮”:兼议“关于‘去数学化’的商榷”
-
作者:高莹 张有德 来源:数学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化 数学内容 数学教学设计 商榷 心理学 教学形式 数学教育学 教育工作者 学生
-
描述:解,所谓去
-
郑玄《周礼注》从违马融《周官传》考-兼论汉人师法、家法之议
-
作者:叶纯芳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郑玄《周礼注》从违马融《周官传》考-兼论汉人师法、家法之议
-
试议汤显祖《牡丹亭》人权思想的表现:杜丽娘形象凸显的人权思想
-
作者:肖澍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权 权利 爱情 《牡丹亭》
-
描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的《牡丹亭》是一部极为有价值的作品,它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更值得人们所关注的是作品之中透露出来的一股思想——人权思想,尤其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强烈的体现了这一点,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
《四库全书》著录周亮工《同书》考并补《四库撤毁书提要》
-
作者:刘奉文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周亮工 李清 提要稿 抄本 十三年 著录 同异 乾隆 总目
-
描述:严命对《四库全书》重新检察。结果,同年八月,发现了周亮工的《读画录》有“违碍”之处,下令照签撤改,但还没有把
-
中秋夜
-
作者:张力凡 来源:快乐作文(低年级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史籍记载 清明节 端午节 女儿节 “月”
-
描述: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
中秋季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季 传统节日 中秋节 《周礼》 史籍记载 农历 节期 祭月
-
描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
-
曾巩文学创作观念初探
-
作者:朱东根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文学创作观 自然 繁简详略 文材
-
描述:后天的学习培养。作家应当增加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同时悉心揣摩创作技巧。
-
曾巩、韩愈“不平之鸣”比较
-
作者:朱尚贤 来源: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韩愈 颜真卿 欧阳修 张巡 泰山 祖父 东野 胆力 二书》
-
描述:其针对现实的不平之鸣,在深度和力度上要超过韩愈。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曾巩“很少有韩愈那种针对现实鸣其不平的精神”、“缺乏现实内容”、“缺乏新鲜感或现实感”,这不免离开了曾巩作品的实际。
-
论曾巩诗及其民本思想
-
作者:高国藩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诗 民本思想 局限性
-
描述:本文主要论证了曾巩诗的民本思想在五个方面的表现和三点历史局限性.并指出,曾巩写民的忧与乐,是他民本思想主使下诗歌的主旋律.
-
试论曾巩的文道观
-
作者:朱东根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文道关系 浅深徐急 文章兼胜
-
描述: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理论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