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演变及其意义
作者:张建民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性善说  性善恶混说  性不可善恶言说 
描述:说明他在熙宁元丰间的人性论认识趋于稳定,此亦为其人性论认识的成熟表现。安石人性论既开宋儒言性之风,给理学与心学以影响,且为熙宁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安石扬杜抑李论
作者:王书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评价 
描述:李杜优劣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唐代元稹首倡扬杜抑李以来,到宋代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王安石具有鲜明的扬杜抑李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较之于李白而言,王安石
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音  复归 
描述:王安石诗歌创作深受唐诗影响,他前期参政时所作的咏政咏史诗和晚年退隐时所作的绝句,都体现了对唐诗的继承和摹仿。尤其是晚年的荆公绝句,在复归唐音的努力中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通假字三论()
作者:赵恩柱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假字  通假义  《周礼  《说文》  新《辞源》  术语  段玉裁  郑玄  三论  考工记 
描述:可以研究,而通“‘叱’”则不正确,说见后.
文学——“庄严的谎话”()
作者:孙子威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作品  艺术世界  艺术形象  宗璞  文学理论  作家  汤显祖  经验世界  艺术真实  亚理斯多德 
描述:足的艺术世界 凡成功的文艺作品,无论是诗,是剧,是小说,它的形象体系都是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这是有别于经验世界的另一天地。在这里,作者给设定了一个特定的基调,特定的氛围,特定的情境,他的人物就
1994年的的随想()
作者:胡宗健  来源: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魔幻现实主义  潘金莲  贾宝玉  弗洛伊德学说  自然人性  汤显祖  西门庆  社会性  1994年 
描述:21.《金瓶梅》的贡献《金瓶梅》代表着小说意识的觉醒。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代,道德与欲望激烈冲撞,理性与人性剧烈冲突。一方面,程朱理学对人性的扼杀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本应享有的自身权益遭到理学的
明戏中的宗教剧()
作者:马焯荣  来源:艺海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连救母  杜丽娘  汤显祖  佛教神话  浪漫主义  明传奇  神话故事  女主人公  改编  传奇剧 
描述:这一佛经改编而成的戏剧是北宋杂剧《目连救母》(据孟元老《东京孟华录》)。郑作虽亦据此佛典改编,叙述一个佛徒救母的神话故事,但就
周礼政诠
作者:但焘  来源:华国月刊 年份:192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政诠
十煇辩证()
作者:薄忠信  来源: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月食  天文志  李淳风  形成原因  五行志  周礼  晋书  解释  现代气象学  太阳 
描述: 五、“闇”非日月食辨将“闇”释为日月食,始于郑众。《周礼·眠祲》注引郑司农曰:“闇,日月食也。”只此四字,既未申明理由,又未引证以闇为日月食之经典。此解为后人沿用,至唐李淳风为《晋书》撰“天文
名人与名茶(四)
作者:钱时霖 李寿林  来源:茶叶通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井茶  名茶  北宋散文  北宋词  苏辙  晏殊  山茶  云雾茶  新中国  会稽 
描述: 十三、晏殊、苏辙——日铸茶北宋词人晏殊有《烹日注茶》诗:“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都篮煮惠泉。未问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北宋散文学家苏辙有《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君家日铸山前住,冬后茶芽麦